一种准直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78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准直桩结构,涉及建筑基础准直桩施工技术领域,准直桩结构,包括外护筒、设置于外护筒内部的内护筒、设置于外护筒上部的护壁筒、设置于内护筒内部的钢筋笼、位于钢筋笼顶部的浇筑盖体以及位于护壁筒上端口的密封盖;外护筒、内护筒和钢筋笼同心设置于桩孔内,桩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桩孔和位于第一桩孔下部且与第一桩孔同心设置的第二桩孔,第一桩孔的直径大于第二桩孔的直径;外护筒和内护筒位于第一桩孔,钢筋笼贯穿于第一桩孔和第二桩孔;内护筒的内部用于浇筑混凝土。本申请能够改善准直桩受力不均匀且易发生变形的技术问题,达到保证外护筒和内护筒的受力均匀和提高同轴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准直桩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基础准直桩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准直桩结构。
技术介绍
准直桩用于对设备或建筑物进行精准定位,在一些工程中,为了满足对设备或建筑物的精准定位,需要在整个建筑园区或装置建筑物内设置准直桩。目前,准直桩一般采用双护筒的结构,但是目前的准直桩,内外护筒的底端设计为错位布置的方式,导致内外护筒底部受力状况不同,不能保证内外护筒的垂直度和同轴度,内外护筒与基础连接的牢固性不佳,内外护筒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结构变形,安装难度大且稳定性不够。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准直桩受力不均匀且易发生变形,不能满足设计和实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准直桩受力不均匀且易发生变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准直桩结构。本申请提供一种准直桩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准直桩结构,包括外护筒、设置于所述外护筒内部的内护筒、设置于所述外护筒上部的护壁筒、设置于所述内护筒内部的钢筋笼、位于所述钢筋笼顶部的浇筑盖体以及位于所述护壁筒上端口的密封盖;所述外护筒、所述内护筒以及所述钢筋笼同心设置于桩孔内,所述外护筒与所述内护筒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桩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桩孔和位于所述第一桩孔下部的且与所述第一桩孔同心设置的第二桩孔,所述第一桩孔的直径大于第二桩孔的直径;所述外护筒和所述内护筒位于所述第一桩孔,所述钢筋笼贯穿于所述第一桩孔和所述第二桩孔;所述内护筒的内部用于浇筑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好的外护筒和内护筒的底部抵接在第一桩孔和第二桩孔连接部位的台肩上,使得外护筒和内护筒的底部受力均匀,且更容易保证外护筒和内护筒的垂直度和同轴度,并且在安装内护筒和外护筒的过程中,内护筒和内护筒不易发生变形;钢筋笼同心设置在内护筒的内部,通过向内护筒内部浇筑混凝土,使钢筋笼与内护筒形成一体结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优选的,所述内护筒和所述外护筒为预制组装件,预制组装时,所述外护筒与所述内护筒之间设有用于对所述外护筒与所述内护筒定位的定位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护筒和外护筒之间增设定位结构,能够保证内护筒与外护筒之间的同轴度以及垂直度。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若干层沿所述外护筒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若干个垂直插接在所述外护筒的筒壁上设有的通孔内的定位杆和与所述定位杆连接且用于调节所述定位杆插入所述通孔内的深度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定位杆通过螺纹连接,若干个所述定位杆沿所述外护筒的周向间隔均布,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护筒的外壁顶接,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护筒的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层沿外护筒的轴向间隔均布的定位组件对内护筒和外护筒进行径向的定位,每层定位组件中设置若干个沿外护筒径向的定位杆,调节件固定焊接在通孔内,调节件为螺母,定位杆与螺母螺纹连接,定位杆的端部顶接内护筒的外壁,拧接定位杆调整定位杆伸出外护筒的长度,并锁定定位杆的位置,进而调整内护筒在径向上相对于外护筒的位置,多个定位杆协同配合,保证内护筒和外护筒的同轴度和垂直度,使得在护筒的预制阶段,内外护筒的同轴度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整;在护筒的吊装过程中,由于定位杆对内护筒的顶接力始终存在,并且定位杆沿护筒的轴向间隔均布,保证定位杆对内护筒的顶接力,使内护筒和外护筒在其径向上相对固定,保证内护筒和外护筒的同轴度和垂直度不发生改变。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伸出所述外护筒的杆体端部设有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手柄主要为了方便拧接定位杆的时操作人员方便握持,拧接更加方便、省力和快捷。优选的,所述手柄包括若干个沿所述定位杆的周向间隔均布的柱体,所述柱体与所述定位杆的周向垂直且沿所述定位杆的径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采用与定位杆的轴向垂直固定的柱体,拧接定位杆时,只需要握持柱体沿定位杆的周向用力即可,操作省时省力,柱体的数量优选设置2-6个,设置多个握持的柱体,使用更加方便。优选的,每层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六根定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六根定位杆,保证定位杆对内护筒具有足够的顶接力,保证内护筒与外护筒之间的同轴度。优选的,相邻所述定位组件之间的间距为1000mm-2000mm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内护筒和外护筒时,沿外护筒的轴向每隔1000mm-2000mm安装一组定位组件,使得在内护筒与外护筒组装的过程在,不断地对内外护筒之间的同轴度进行调整,多组定位组件对内护筒进行顶接施力,保证了同轴度和内护筒和外护筒在桩孔内的垂直度。优选的,所述浇筑盖体包括浇筑顶板、设置于所述浇筑顶板上部的浇筑顶板保护盖以及若干垂直固定于所述浇筑顶板下部的锚筋;所述锚筋的上部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锚筋与所述浇筑顶板通过螺母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能够方便钢筋笼的吊装,另一方面能够方便浇筑,使得钢筋笼与内护筒通过浇筑水泥固定的更加牢固,上述浇筑盖体的锚筋伸入到钢筋笼的内部,使浇筑盖体与钢筋笼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可靠。优选的,若干所述锚筋分别布置于两个同心设置的圆环上,所述锚筋在两个所述圆环上错位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浇筑盖板与钢筋笼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且连接更加牢固,保证浇筑盖板与钢筋笼之间的固定。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护壁筒的上端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包括与所述密封盖下表面连接的圆环形的底板和与所述密封盖侧表面连接的圆环形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垂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盖与护壁筒的上端之间增设密封环,主要用于承托密封盖,避免密封盖与外护筒顶端和外部土层直接接触,磨损护壁筒和密封盖,并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置密封环,能够保证密封盖安装的水平度,且安装定位更加便捷。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改善准直桩受力不均匀且易发生变形的问题,能够达到使外护筒和内护筒的底部受力均匀、不易变形,保证外护筒和内护筒的垂直度和同轴度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直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直桩结构中定位结构连接内护筒和外护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A视图;图4是图1中的浇筑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封盖,2、密封环,3、第一桩孔,4、浇筑盖体,41、浇筑顶板保护盖,42、螺栓,43、浇筑顶板,44、第三螺母,45、锚筋,5、内护筒,6、钢筋笼,61、螺旋箍,62、加劲箍,7、外护筒,8、第二桩孔,9、微风化基岩层,10、土层,11、素混凝土层,12、隧道底板,13、定位组件,131、定位杆,132、调节件,133、手柄,14、固定件,15、吊装支架,16、吊耳,17、护壁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公开了一种准直桩结构,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准直桩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直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筒(7)、设置于所述外护筒(7)内部的内护筒(5)、设置于所述外护筒(7)上部的护壁筒(17)、设置于所述内护筒(5)内部的钢筋笼(6)、位于所述钢筋笼(6)顶部的浇筑盖体(4)以及位于所述外护筒(7)上端口的密封盖(1);所述外护筒(7)、所述内护筒(5)以及所述钢筋笼(6)同心设置于桩孔内,所述外护筒(7)与所述内护筒(5)之间通过固定件(14)连接,所述桩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桩孔(3)和位于所述第一桩孔(3)下部的且与所述第一桩孔(3)同心设置的第二桩孔(8),所述第一桩孔(3)的直径大于第二桩孔(8)的直径;所述外护筒(7)和所述内护筒(5)位于所述第一桩孔(3),所述钢筋笼(6)贯穿于所述第一桩孔(3)和所述第二桩孔(8);所述内护筒(5)的内部用于浇筑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直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筒(7)、设置于所述外护筒(7)内部的内护筒(5)、设置于所述外护筒(7)上部的护壁筒(17)、设置于所述内护筒(5)内部的钢筋笼(6)、位于所述钢筋笼(6)顶部的浇筑盖体(4)以及位于所述外护筒(7)上端口的密封盖(1);所述外护筒(7)、所述内护筒(5)以及所述钢筋笼(6)同心设置于桩孔内,所述外护筒(7)与所述内护筒(5)之间通过固定件(14)连接,所述桩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桩孔(3)和位于所述第一桩孔(3)下部的且与所述第一桩孔(3)同心设置的第二桩孔(8),所述第一桩孔(3)的直径大于第二桩孔(8)的直径;所述外护筒(7)和所述内护筒(5)位于所述第一桩孔(3),所述钢筋笼(6)贯穿于所述第一桩孔(3)和所述第二桩孔(8);所述内护筒(5)的内部用于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直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筒(5)和所述外护筒(7)为预制组装件,预制组装时,所述外护筒(7)与所述内护筒(5)之间设有用于对所述外护筒(7)与所述内护筒(5)定位的定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准直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若干层沿所述外护筒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定位组件(13);所述定位组件(13)包括若干个垂直插接在所述外护筒(7)的筒壁上设有的通孔内的定位杆(131)和与所述定位杆(131)连接且用于调节所述定位杆(131)插入所述通孔内的深度的调节件(132),所述调节件(132)与所述定位杆(131)通过螺纹连接,若干个所述定位杆(131)沿所述外护筒(7)的周向间隔均布,所述定位杆(131)的一端与所述内护筒(5)的外壁顶接,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锦龙张治华董福国荣慕宁顾雅彬段瑞李鹏亮曹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