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723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线,包括多个挂具、挂具传送系统和沿挂具传送系统设置的工作段。挂具传送系统包括平行设置在挂具运行路径两侧的导向部,两侧的导向部形成双边桥式结构,挂具包括挂件及对称设置在挂件两侧的配合部,挂具通过配合部跨接在双边桥式结构上并适于沿导向部在工作段内运行。挂具适于固定待处理件,在挂具的运行过程中,挂具在双边桥式结构上运行,双边桥式结构对挂具两侧对称支撑,使挂具始终受力平衡,提高了电镀的均匀性,避免挂具一侧倾斜造成卡板、跳齿等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线。
技术介绍
在工厂生产中,采用若干并列且连续设置的夹具夹持工件在产线上运行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现有的电镀生产线中,传送带由电镀的初始端水平延伸至电镀完成的末端,若干夹具连续间隔固定在传送带的底部边缘上,传送带自身呈环形设置,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部,在两个驱动部之间设置有两条直线段,待电镀的基板通过夹具固定在传送带的一条直线段上并随传送带一起运动。现有技术中的带动生产线中,由于电镀段自身的宽度较大,如果在传送带两个直线段的下方均设置电镀段,将导致整个设备所占用的空间太大,不利于厂房的建设及生产流程控制,因此只能在一条直线段下方设置电镀段。但是,由于待电镀的基板自身为平板状设置,而在驱动部需要进行转移,因此呈平板状设置的待电镀的基板将无法顺利通过驱动部,此时需要将待电镀的基板从传动带上拆下。因此传送带仅一侧直线部分对应电镀槽体设置,传统的生产线中,基板经过电镀槽后会在传送带的转向处进行开夹脱离,使得在整个电镀过程中,传送带一侧直线部分夹持基板进行电镀,另一侧直线部分空夹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线,包括:/n多个挂具(3),适于固定待处理件;/n挂具传送系统,呈环形连续设置在机架(1)上;沿所述挂具传送系统设置工作段;所述工作段依次包括:上料段(A)、前处理段(B)、电镀段(C)、后处理段(D)、下料段(E)和挂具暂存段(F);/n其特征在于,/n所述挂具传送系统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挂具(3)的运行路径两侧的导向部;两侧的所述导向部形成双边桥式结构;所述挂具(3)包括挂件及对称设置在挂件两侧的配合部;所述挂具(3)通过所述配合部跨接在所述双边桥式结构上并适于沿所述导向部在所述工作段内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包括:
多个挂具(3),适于固定待处理件;
挂具传送系统,呈环形连续设置在机架(1)上;沿所述挂具传送系统设置工作段;所述工作段依次包括:上料段(A)、前处理段(B)、电镀段(C)、后处理段(D)、下料段(E)和挂具暂存段(F);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具传送系统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挂具(3)的运行路径两侧的导向部;两侧的所述导向部形成双边桥式结构;所述挂具(3)包括挂件及对称设置在挂件两侧的配合部;所述挂具(3)通过所述配合部跨接在所述双边桥式结构上并适于沿所述导向部在所述工作段内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
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位于所述电镀段(C);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位于其余所述工作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设置吊放装置(501),适于将所述挂具(3)在第一导向组件与第二导向组件之间转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放装置(501)包括:
第一移动机构,跨设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
第一夹持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适于夹持并固定所述挂具(3);
受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驱动,所述挂具(3)适于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与第二导向组件之间转移。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具传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转挂段(G);所述转挂段(G)分别设置在所述挂具传送系统的环形路径的转弯处;
任一所述转挂段(G)内设置转挂装置(502),适于将所述挂具(3)从当前的运行方向上转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挂段(G)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工作段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挂段(G)设置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挂段(G)之间位于所述电镀段(C)所在的一侧的工作段低位设置,另一侧的工作段高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两侧错位的高度大于所述挂具(3)与待处理件的总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挂装置(502)包括:
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工作段之间;
第二夹持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适于夹持并固定所述挂具(3);
受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驱动,所述挂具(3)适于转出至相邻的工作段。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转挂段(G)内设置过渡导向组件;所述过渡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同向延伸且在延伸方向上局部上下交叠设置形成过渡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两组第一导轨(4);所述第一导轨(4)沿水平方向分布且平行设置在所述挂件两侧;
所述过渡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轨(55);所述第二导轨(55)在竖直方向呈上下间隔分布且平行设置在所述挂件的一侧;
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32);
所述第一配合部(31)适于跨接在所述第一导轨(4)上并沿所述第一导轨(4)运动;
所述第二配合部(32)适于在所述第一配合部(31)脱离所述第一导轨(4)时将所述挂件单侧限位在所述第二导轨(55)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1)包括两组第一导向轮(311);两组第一导向轮(311)轴线水平设置且对称分布在所述挂件两侧;所述第一导向轮(311)适于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4)上;
所述第二配合部(32)包括至少两组第二导向轮(321),沿竖直方向呈上下间隔分布在所述挂件同侧;所述第二导向轮(321)适于对应且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55)上;
至少一组位于上方的第二导向轮(321)的轴线向下倾斜设置,并适于钩挂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导轨(55)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第二导向轮(321)关于所述挂件竖向延伸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板(322),倾斜设置在所述挂件一侧;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导向轮(321)轴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板(322)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22)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向轮(321)设置两组;位于上方的一组所述第二导向轮(321)的轴线向下倾斜设置,位于下方的另一组所述第二导向轮(321)的轴线水平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第二导向轮(321)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导向轮(321)。


18.根据权利要求6-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友生方荣平李阳照赵改兵袁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