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66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属于雨水调控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调蓄池调节能力差、治理困难的问题,包括进水管、存水区、沉淀区、消毒区、排水管和控制装置,所述存水区、沉淀区和消毒区依次分布,且存水区和沉淀区的底部均为倾斜结构,所述存水区和沉淀区侧边设置有沉淀排放区和漂浮物排放区,漂浮物排放区和存水区、沉淀排放区和沉淀区之间均通过水闸阀门相连通,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存水区和沉淀区侧边设置沉淀排放区和漂浮物排放区,不仅能够对漂浮物和沉淀物进行二次净化处理,还能在多雨季节增加调蓄池的调蓄能力,减少了多雨季节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雨水调控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加上水污染严重构成了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现状,雨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雨水由于被污染程度较轻、水质较好,具有更好的直接利用价值。已经有许多个工程项目,安装相应的雨水收集利用产品和设施,将屋顶的雨水收集起来,适当处理后加以利用。每次降雨过程中,灰尘、杂物、树叶等会混和在雨水里面,使水质变脏变差,给后期的处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城市在出现降雨时,往往会增加径流量,雨水和污水常常会汇合,增加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负担,在降雨量较大时还会出现洪涝灾害,容易造成居民财产损失。因此设计一种稳定可靠的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对于提高调蓄池储水量控制和排洪减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调蓄池调节能力差、治理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通过在存水区和沉淀区侧边设置沉淀排放区和漂浮物排放区,不仅能够对漂浮物和沉淀物进行二次净化处理,还能在多雨季节增加调蓄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存水区(2)、沉淀区(4)、消毒区(5)、排水管(6)和控制装置,所述存水区(2)、沉淀区(4)和消毒区(5)依次分布,且存水区(2)和沉淀区(4)的底部均为倾斜结构,所述存水区(2)和沉淀区(4)侧边设置有沉淀排放区(7)和漂浮物排放区(8),漂浮物排放区(8)和存水区(2)、沉淀排放区(7)和沉淀区(4)之间均通过水闸阀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存水区(2)、沉淀区(4)、消毒区(5)、排水管(6)和控制装置,所述存水区(2)、沉淀区(4)和消毒区(5)依次分布,且存水区(2)和沉淀区(4)的底部均为倾斜结构,所述存水区(2)和沉淀区(4)侧边设置有沉淀排放区(7)和漂浮物排放区(8),漂浮物排放区(8)和存水区(2)、沉淀排放区(7)和沉淀区(4)之间均通过水闸阀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区(2)上靠近沉淀区(4)的隔板上方设置有滤板(3),存水区(2)上靠近沉淀区(4)的隔板下方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滤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区(2)靠近漂浮物排放区(8)的隔板上方设置有水闸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4)靠近沉淀排放区(7)的隔板上方设置有水闸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蓄池自调节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4)靠近消毒区(5)的隔板中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辉李佳宁王城亮谢志杰张西安贾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长城电工起重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