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657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增氧装置,是一个架状结构,包括四方体的机架,在机架底面的四条边框上固定有气管,在左气管和右气管之间,连接有10‑50条纳米曝气管,相邻纳米曝气管间的距离是1‑2厘米,后气管上设置有进气管;在机架左面设置有左斜梁和左盖板,在机架右面上也对称设置有右斜梁及右盖板,左斜梁与右斜梁之间连接有层流挡板,层流挡板的下端留有层流挡板水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风机提供空气,空气从进气管进入气管中,并经左气管、右气管连接的纳米曝气管向外排出空气,向上冲击到层流挡板,气流方向改变而向水平方向运动,形成不同的水平方向层流,形成一个均匀的水流运动,氧气在水中合理分布,均匀的水中溶气量使得水体充满生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增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品种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氧气供给,在整个养殖过程都需要增氧,目前,水产养殖池塘增氧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水面设置增氧机,通过增氧机叶轮的旋转,搅拌水面使得氧气溶入水中而增氧。二是在水面下设置增氧气管,通过充气的形式使空气直接进入水中或池塘底部而增氧。这两种形式的增氧都是行之有效的,然而,技术总是在进步中,这两种形式的增氧同样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增氧机昂贵,增氧成本过高,水面增氧只能使得水面有氧而水下或水底没有氧,未能增加水中或水底的含氧量,也就不能改善水质,无法提高养殖密度,不能加速养殖品种的生长,难以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在水下设置增氧管不易管理,增氧管只能是单纯的增氧,未能形成水中不同水层的层流,不能使水塘的水循环流通,池塘的水中氧气分布不均匀,整个养殖池塘的水体相对静止,有机物自然分解不均匀,水中氧气量缺少的地方会产生有毒气体,不利于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因此,在这两种形式的前提下,寻求一种增氧成本低廉,在不同水层中能形成层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增氧装置,是一个四方体的架状结构,包括具有六个面的四方体的机架,六个面分别是机架前面(1)、机架后面(2)、机架左面(3)、机架右面(4)、机架底面(5)和机架顶面(6),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底面(5)的四边形的四条边框上固定有气管(7),在左气管和右气管(7-1)之间,连接有10-50条纳米曝气管(8),相邻两条纳米曝气管(8)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在后气管上设置有进气管(7);在所述机架左面的前梁、上梁连接处与后梁、下梁连接处之间的对角线上连接有左斜梁(13),使得机架左面(3)的前梁、下梁与左斜梁(13)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上固定有塑料左盖板(14),在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增氧装置,是一个四方体的架状结构,包括具有六个面的四方体的机架,六个面分别是机架前面(1)、机架后面(2)、机架左面(3)、机架右面(4)、机架底面(5)和机架顶面(6),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底面(5)的四边形的四条边框上固定有气管(7),在左气管和右气管(7-1)之间,连接有10-50条纳米曝气管(8),相邻两条纳米曝气管(8)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在后气管上设置有进气管(7);在所述机架左面的前梁、上梁连接处与后梁、下梁连接处之间的对角线上连接有左斜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利胡坤华姚久祥蒋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