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子昌专利>正文

一种毛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0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书写用具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毛笔,包括笔杆、中空内螺纹连接套、定位板、挂孔、内螺纹凹槽、外螺纹杆、圆形连接块和笔毛安装凹槽、笔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毛笔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内螺纹凹槽、外螺纹杆、圆形连接块和笔毛安装凹槽结构,能实现长期使用后笔毛的更换,即无需整支丢弃,节约成本及杜绝资源浪费;2、第一弧形限位手持凹槽、第二弧形限位手持凹槽、第一弧形柔性手持块和第二弧形柔性手持块,提高书写时手指的舒适性;3、中空内螺纹连接套、定位板和挂孔结构,解决传统的挂绳清洗后潮湿易腐蚀会断的问题,同时便于拆卸组装,即书写时可旋转与笔杆分离取下,降低笔杆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笔
本技术属于书写用具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毛笔。
技术介绍
毛笔(Chinesebrush,writing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古代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专利技术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毛笔的书写舒适性、经济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制作毛笔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这些要求,即传统的毛笔结构,其书写舒适性差、经济成本高(不能进行磨损后笔毛的便捷更换,只能整支丢弃、浪费资源)等。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毛笔。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笔,其设计结构合理,内螺纹凹槽、外螺纹杆、圆形连接块和笔毛安装凹槽结构,能实现长期使用后笔毛的更换(无需整支丢弃,节约成本及杜绝资源浪费),同时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1),及设置在笔杆(1)一端的中空内螺纹连接套(2),及设置在中空内螺纹连接套(2)一端端面的定位板(3),及设置在定位板(3)内的挂孔(4),及设置笔杆(1)另一端的内螺纹凹槽(5),及与内螺纹凹槽(5)连接的外螺纹杆(6),及设置在外螺纹杆(6)一端端面的圆形连接块(7),及设置在圆形连接块(7)一面的笔毛安装凹槽(8),及通过黏胶层(9)固定在笔毛安装凹槽(8)内的笔毛(10),其中,笔杆(1)与中空内螺纹连接套(2)的连接面设置为外螺纹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1),及设置在笔杆(1)一端的中空内螺纹连接套(2),及设置在中空内螺纹连接套(2)一端端面的定位板(3),及设置在定位板(3)内的挂孔(4),及设置笔杆(1)另一端的内螺纹凹槽(5),及与内螺纹凹槽(5)连接的外螺纹杆(6),及设置在外螺纹杆(6)一端端面的圆形连接块(7),及设置在圆形连接块(7)一面的笔毛安装凹槽(8),及通过黏胶层(9)固定在笔毛安装凹槽(8)内的笔毛(10),其中,笔杆(1)与中空内螺纹连接套(2)的连接面设置为外螺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笔,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笔杆(1)外壁内的第一弧形限位手持凹槽(11)、第二弧形限位手持凹槽(1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弧形限位手持凹槽(11)、第二弧形限位手持凹槽(13)内的第一弧形柔性手持块(12)、第二弧形柔性手持块(14),其中,第一弧形限位手持凹槽(11)、第二弧形限位手持凹槽(13)与第一弧形柔性手持块(12)、第二弧形柔性手持块(14)之间分别采用胶黏方式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昌
申请(专利权)人:赵子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