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6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工具,其结构包括把手、固定座、下夹板、转动环、滑动头、上夹板和防脱落装置,为解决使用管钳将金属管夹紧并转动时,若瞬间转动力度较大而金属管连接处较硬时容易脱落,脱落后需要将管钳重新打开再夹紧,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在固定座前端设置了防脱落装置,上下夹板夹紧管道后,将转动螺纹帽通过调节杆拉动至与螺纹座平行,之后将转动螺纹帽转动至螺纹座进行固定,上下夹板调节时调节杆同时在固定齿条内部滑动调节长度,并且左右两端通过固定轴和转轴转动,使固定齿条和调节杆始终将上下夹板开口处封闭固定以防止脱落,从而达到提高固定性和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工具
本技术涉及井下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工具。
技术介绍
井下作业,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保证油水井正常生产的技术手段,主要有油水井维修、油水井大修、油层改造和试油,管钳为修井行业常用的一种工具,是用来转动金属管或其他圆柱形工件上卸螺纹的工具,是井下作业施工连接地面管线和连接下井管柱的常用工具,使用管钳将金属管夹紧并转动时,若瞬间转动力度较大而金属管连接处较硬时容易脱落,脱落后需要将管钳重新打开再夹紧,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工具,解决了使用管钳将金属管夹紧并转动时,若瞬间转动力度较大而金属管连接处较硬时容易脱落,脱落后需要将管钳重新打开再夹紧,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达到提高固定性和工作效率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工具,包括把手、固定座、下夹板、转动环、滑动头、上夹板和防脱落装置,所述把手左侧平行焊接于固定座右侧,所述下夹板紧固于固定座左侧,所述转动环在固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工具,包括把手(1)、固定座(2)、下夹板(3)、转动环(4)、滑动头(5)和上夹板(6),所述把手(1)左侧平行焊接于固定座(2)右侧,所述下夹板(3)紧固于固定座(2)左侧,所述转动环(4)在固定座(2)后部与滑动头(5)右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上夹板(6)紧固于滑动头(5)前端右侧,所述固定座(2)前端设置有防脱落装置(7);/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脱落装置(7),所述防脱落装置(7)由固定轴(71)、固定齿条(72)、调节杆(73)、转轴(74)、固定环(75)、转动螺纹帽(76)、第一磁块(77)、螺纹座(78)和第二磁块(79)组成,所述固定轴(71)上端倾斜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工具,包括把手(1)、固定座(2)、下夹板(3)、转动环(4)、滑动头(5)和上夹板(6),所述把手(1)左侧平行焊接于固定座(2)右侧,所述下夹板(3)紧固于固定座(2)左侧,所述转动环(4)在固定座(2)后部与滑动头(5)右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上夹板(6)紧固于滑动头(5)前端右侧,所述固定座(2)前端设置有防脱落装置(7);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脱落装置(7),所述防脱落装置(7)由固定轴(71)、固定齿条(72)、调节杆(73)、转轴(74)、固定环(75)、转动螺纹帽(76)、第一磁块(77)、螺纹座(78)和第二磁块(79)组成,所述固定轴(71)上端倾斜固定于固定座(2)下端左侧,并且固定齿条(72)右侧可通过固定轴(71)转动,所述调节杆(73)右侧通过固定齿条(72)左侧伸入其内部,并且调节杆(73)左侧通过转轴(74)与固定环(75)右侧进行转动,所述转动螺纹帽(76)中部通过轴承与固定环(75)中部平行转动,所述第一磁块(77)嵌入与转动螺纹帽(76)底部圆心处,并且在固定座(2)下端中部竖直安装有与第一磁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王晓军季海斌苏小武李发禄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王晓军季海斌苏小武李发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