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旋转体;至少两个抛光体,并列设置,且每一个所述抛光体均与所述旋转体固定连接,能够跟随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旋转;其中,所述抛光体包括:第一抛光面和与所述第一抛光面相连的第二抛光面;所述第一抛光面和所述第二抛光面,用于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本公开实施例中抛光装置能够同时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能够使得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受力均匀,提高不同表面抛光的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抛光对象的整体抛光效果;同时,相对于一次只能对一个表面进行抛光,本公开实施例的抛光装置同时对不同表面进行抛光,还能够提高抛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装置
本公开涉及抛光
,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设备如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玻璃材质制作手机的盖板,使得3维(3Dimension,3D)玻璃在手机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现有的手机盖板通常为U型倒扣玻璃盖板,而不是平面玻璃盖板。因此,通过现有的抛光装置在对U型倒扣玻璃盖板的内壁进行抛光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抛光模具印记以及平整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抛光装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旋转体;至少两个抛光体,并列设置,且每一个所述抛光体均与所述旋转体固定连接,能够跟随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旋转;其中,所述抛光体包括:第一抛光面和与所述第一抛光面相连的第二抛光面;所述第一抛光面和所述第二抛光面,用于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体还包括:第三抛光面,与所述第一抛光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二抛光面相连;所述旋转体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三抛光面,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外;所述第一抛光面和所述第二抛光面,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抛光面与所述第三抛光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所述抛光体;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槽绕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中心,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旋转体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抛光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抛光面为曲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对象为3维曲面玻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固定模组,位于旋转体和抛光体之间,用于固定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抛光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模组为粘接模组或者机械卡合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体的材料包括聚氨酯、皮革、纤维条或尼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的材料包括金属、合金或者塑胶。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中抛光体能够跟随旋转体旋转,且在旋转过程中,抛光体的第一抛光面和与第一抛光面相连的第二抛光面能够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同时进行抛光的不同表面。如此,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实现抛光体对抛光对象进行抛光,有效减少抛光对象表面上的瑕疵,使得抛光对象的表面更加平整;另一方面,抛光体同时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能够使得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受力均匀,提高不同表面抛光的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抛光对象的整体抛光效果。同时,相对于现有的一次只能对抛光对象的一个表面进行抛光,本公开实施例的抛光装置同时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还能够提高抛光效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抛光装置中抛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抛光对象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抛光装置贴合抛光对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抛光装置包括:旋转体101;至少两个抛光体102,并列设置,且每一个所述抛光体102均与所述旋转体101固定连接,能够跟随所述旋转体101的旋转而旋转;其中,所述抛光体102包括:第一抛光面102a和与所述第一抛光面102a相连的第二抛光面102b;所述第一抛光面102a和所述第二抛光面102b,用于对抛光对象103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抛光装置可用于对粗糙或不符合预期要求的表面进行抛光,使得表面达到平整或者达到预期要求。例如,通过抛光装置可去除被抛光物体表面的污染物、氧化层、凸起、或者各种深浅的痕迹。上述旋转体能够绕着旋转体的中心进行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抛光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旋转体相连,以在驱动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驱动旋转体旋转。该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但不限于同步电机、异步电机或者伺服电机,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上述旋转体可为由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构成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体的材料包括金属、合金或者塑胶。上述旋转体的形状可依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设置旋转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或者方柱形,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本公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抛光体并列设置在旋转体上,且与旋转体固定连接。也就是说,当旋转体旋转时,抛光体也会跟随者旋转体的旋转而旋转。如此,通过旋转体带动抛光体旋转,能够实现对抛光对象的抛光。示例性地,当旋转体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旋转体可带动抛光体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体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旋转体可带动抛光体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上述抛光体的不同抛光面可用于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在抛光体对抛光对象抛光的过程中,需要抛光体的抛光面与抛光对象的待抛光表面相接触以使得抛光体的抛光面摩擦抛光对象的待抛光表面,进而实现抛光。也就是说,抛光体的抛光面与抛光对象的待抛光表面需要相适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依据抛光对象中待抛光表面的形状调整抛光体中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的形状,也可依据抛光对象中待抛光表面的尺寸调整抛光体中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的尺寸。例如,当抛光对象的待抛光表面为曲面时,抛光体中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可调整为曲面,且抛光体中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的曲面弧度也可调整为与抛光对象的曲面弧度相同。如此,才能使得抛光体的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与抛光对象的待抛光表面更好的贴合,提高抛光效果。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抛光面与第二抛光面相连,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在相连处构成有夹角。该夹角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该夹角可设置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上述抛光体的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用于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也就是说,当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均为平面时,抛光体可对抛光对象相邻的两个平面同时进行抛光;当第一抛光面和第二抛光面均为曲面时,抛光体可对抛光对象相邻的两个曲面同时进行抛光;当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包括:/n旋转体;/n至少两个抛光体,并列设置,且每一个所述抛光体均与所述旋转体固定连接,能够跟随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旋转;其中,所述抛光体包括:第一抛光面和与所述第一抛光面相连的第二抛光面;/n所述第一抛光面和所述第二抛光面,用于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包括:
旋转体;
至少两个抛光体,并列设置,且每一个所述抛光体均与所述旋转体固定连接,能够跟随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旋转;其中,所述抛光体包括:第一抛光面和与所述第一抛光面相连的第二抛光面;
所述第一抛光面和所述第二抛光面,用于对抛光对象的不同表面进行抛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体还包括:
第三抛光面,与所述第一抛光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二抛光面相连;
所述旋转体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槽;
所述第三抛光面,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外;
所述第一抛光面和所述第二抛光面,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面与所述第三抛光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发,孙浩,任云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