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997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废气排放系统,包括排放管道,其包括底部的进气端和顶部的出气端,所述排放管道的直径由所述进气端朝向所述出气端逐渐减小;以及接水盘,其环绕设置于所述进气端的侧壁上,所述接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放管道外部连通的排水口;以及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上升状设置于所述排放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弧面,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的最低点位于所述接水盘的正上方。本申请能够有效地减少冷凝水回流到上一级处理设备中,并能使凝水更多的落入到接水盘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排放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及人类生活所带来的生活废气的产生,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废气中含有污染物种类很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复杂,毒性也不尽相同。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等;因工业生产所用原料和工艺不同,而排放各种不同的有害气体和固体废物,含有各种组分如重金属、盐类、放射性物质;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铅、苯和酚等碳氢化合物。废气污染大气环境是世界最普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废气通常要进行喷淋酸液或碱液以中和其中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但是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此时对废气进行排放,废气经过排气管道,急速冷却,冷凝水会直接落入到排放机构甚至回流到上一步骤的处理机构当中,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收集冷凝水的一种废气排放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方案是:一种废气排放系统,包括排放管道,其包括底部的进气端和顶部的出气端,所述排放管道的直径由所述进气端朝向所述出气端逐渐减小;以及接水盘,其环绕设置于所述进气端的侧壁上,所述接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放管道外部连通的排水口;以及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上升状设置于所述排放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弧面,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的最低点位于所述接水盘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是: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的最低点开设有漏水孔。进一步的是:所述漏水孔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漏水管道,所述漏水管道正对所述接水盘。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放管道的出气端内设置有除雾机构。进一步的是:所述除雾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放管道相对两侧的电极板,以及设置于两所述电极板之间的若干冷凝板,所述冷凝板竖向间隔设置,所述冷凝板之间限定为废气出口。进一步的是:所述冷凝板由上至下距离所述排放管道侧壁的间隙逐渐缩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能够有效地减少冷凝水回流到上一级处理设备中,并能使凝水更多的落入到接水盘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进气端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的出气端剖视图;附图标记如下:排放管道1、接水盘2、导流板3、漏水管道4、电极板51、冷凝板52、废气出口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特征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排列的具体实施例,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连接,即可以包括直接联系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特征使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彼此间接连接或结合,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可以不直接联系。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废气排放系统的实施例,包括排放管道1,其包括底部的进气端和顶部的出气端,排放管道1的直径由进气端朝向出气端逐渐减小。其中,排放管道1内安装有接水盘2,该接水盘2环绕贴附于进气端的侧壁上,接水盘2上设置有排水口,具体的,该排水口可以开设在进气端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单独的排水管进行连接,借由排水管引出排放管道1。排放管道1内还固定有若干导流板3,这些导流板3呈螺旋上升状固定于排放管道1的内侧壁上,导流板3的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弧面,导流板3的下表面的最低点位于接水盘2的上方,由于导流板3的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弧面,因此,当导流板3下表面产生冷凝水时,冷凝水会集中到导流板3下的最低端滴落,从而能够更为准确的落入到接水盘2中。在一种实施例中,导流板3的上表面的为向下凹陷的弧面,导流板3的上表面的最低点开设有漏水孔,进一步优选的,漏水孔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漏水管道4,该漏水管正对于接水盘2。由于导流板3呈螺旋上升状排布在排气管道内,因此上方的导流板3底部的冷凝水可能无法直接滴落到接水盘2上,而是滴落至其下方导流板3的上表面,由于导流板3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弧面,因此当导流板3上表面接水后,则会顺着漏水孔滴落,从而不会堆积在导流板3的上表面,再借由漏水管道4,从而将积水导流至接水盘2上。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导流板3,当排出蒸汽时,一方面能使蒸汽冷凝在导流板3下表面的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2上,另一方,导流板3呈螺旋式排布,能够减缓气流排出的速度,使蒸汽发生一定的旋流,延长其排出路径,并够增加蒸汽与导流板3的碰撞几率,使大多数冷凝水产生在导流板3上,减少在空中形成的冷凝水。在上述基础上,为了避免排出的蒸汽在出气端急速冷却,形成饱和的液滴,进而形成白雾,本申请还在排放管道1的出气端内设置有除雾机构,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该除雾机构包括设置于排放管道1相对两侧的电极板51,以及设置于两电极板51之间的若干冷凝板52,冷凝板52竖向间隔设置,冷凝板52之间限定为废气出口53,当没有冷凝的液体到达排气端后,急速冷却,形成饱和液滴,此时,饱和液滴进入到废气出口53,由于冷凝板52两侧设置有电极板51,一部分液滴在电场中被极化而改变运动方向,向阳极侧运动,从而与冷凝板52碰撞,被冷凝板52捕获,该除雾机构能够有效地减少白雾的形成。此外,为了使冷凝板52上的液体能够顺利进入到接水盘2中,冷凝板52由上至下距离排放管道1侧壁的间隙逐渐缩小,即冷凝板52由上至下朝向排气管道的侧壁倾斜,由于接水盘2环绕排气管道侧壁设置,因此向排气管道侧壁倾斜的冷凝板52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引流至接水盘2。接水盘2上收集的冷凝水则会通过排水口排出到排放管道1外,从而避免回落到上一级处理机构当中。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放管道,其包括底部的进气端和顶部的出气端,所述排放管道的直径由所述进气端朝向所述出气端逐渐减小;以及/n接水盘,其环绕设置于所述进气端的侧壁上,所述接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放管道外部连通的排水口;以及/n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上升状设置于所述排放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弧面,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的最低点位于所述接水盘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放管道,其包括底部的进气端和顶部的出气端,所述排放管道的直径由所述进气端朝向所述出气端逐渐减小;以及
接水盘,其环绕设置于所述进气端的侧壁上,所述接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放管道外部连通的排水口;以及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上升状设置于所述排放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弧面,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的最低点位于所述接水盘的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的最低点开设有漏水孔。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铁芳邹瑞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慧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