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91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包括:一底座和一卡座;所述底座由与座椅底部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与卡座固定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卡座包括:固定板、底部支撑件、支架和瓶颈卡紧件;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与第一连接件固定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外侧分别设置底部支撑件和瓶颈卡紧件,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固定支架由固定灭火器的卡座,与固定在座椅底的底座两部份组成,灭火器底座与坐椅固定座;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
本技术涉及车载灭火器
,具体涉及到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
技术介绍
车载灭火器专用于汽车灭火,包括两大类型:置车用非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微型车用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目前用于汽车消防的,多为手提式灭火器。市场主要的几种车载灭火器:干粉灭火器、超细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水基灭火器。由于车载安保产品标准还不太完善,车载灭火器种类众多,其形状、大小等均有所不同,车载灭火器在放置在汽车上时需要固定,以保障其安全性,但是现有的通用支架总体虽然可以卡住灭火器,但是卡座底部固定还需要采用双面胶带或魔术贴粘结使其放置在后备箱内,或者采用自攻螺丝与后备箱侧板固定,有时会在车内随意摆放。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底座适用市面所有车辆,不足就是固定底座镙丝位只适用80%车辆,从而解决了广大车主便捷性问题,做到真正千均一发应及事件不用到处找灭火器,或往后备箱找,假设后备箱发生火情,这时是无法从后方拾取的。对于车载灭火器在车内随意摆放,也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安装放置方便,节省空间,达到真正面临应急时,拾取便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和一卡座;所述底座由与座椅底部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与卡座固定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卡座包括:固定板、底部支撑件、支架和瓶颈卡紧件;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与第一连接件固定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外侧分别设置底部支撑件和瓶颈卡紧件,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支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均匀设置在第二固定部的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卡扣,第二连接件采用倒勾。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侧为与座椅底部配合的弧度结构,第一固定部的两侧设置安装螺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为背部设置骨梁的弧板构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至少设置两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和卡座采用ABS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固定支架由固定灭火器的卡座,与固定在座椅底的底座两部份组成,灭火器底座与坐椅固定座;安装拆卸方便;2、采用的是四支点,由灭火器的底座单点再到腰部双支撑双卡点,再到瓶颈卡点,支撑更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分体结构图。图中所示:1-底座,2-卡座;11-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第一连接件,14-支撑柱;111-安装螺孔;231-弧板,232-背梁;21-固定板,22-底部支撑件,23-支架,24-瓶颈卡紧件,25-第二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至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子制冷片散热防护箱分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子制冷片散热防护箱分体结构图。如图1至图2所示,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包括:一底座1和一卡座2;底座1由与座椅底部固定的第一固定部11和与卡座2固定的第二固定部12,第一固定部11与第二固定部12为一体结构,第二固定部12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件13;卡座2包括:固定板21、底部支撑件22、支架23和瓶颈卡紧件24;固定板21的内侧设置与第一连接件13固定的第二连接件25,固定板21的端部外侧分别设置底部支撑件22和瓶颈卡紧件24,固定板21的外侧设置支架23。本技术提供的固定支架可达到车载专用级别,目前市场流通无此类便捷产品;本技术采用的是四支点,由灭火器的底座单点再到腰部双支撑双卡点,再到瓶颈卡点,支撑更牢固。本技术提供的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由固定灭火器的卡座,与固定在座椅底部的底座两部份组成;卡座与底座通过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为可拆卸固定,其中第一连接件13可以采用倒勾或卡槽,第二连接件25对应设置卡槽或倒勾,采取卡扣与受力支点支撑部位连接,与座椅固定的支架采用专用孔位由四颗大镙丝固定,当不需要灭火器时只要按下灭火器倒勾就可以取下卡座,镙丝固定的底座无需取下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底座采用与原车座椅底构造相吻合设计配套,外观就是一个座椅配件。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1上还设置支撑柱14,支撑柱14均匀设置在第二固定部12的外侧。倒勾的高度大于支撑柱的高度,倒勾与卡槽安装时,固定板与支撑柱接触,通过支撑柱承重支撑。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1的外侧为与座椅底部配合的弧度结构,该弧度结构按照座椅底部结构设计,这样在安装时与座椅底部贴紧,使得底座与座椅安装紧固,在第一固定部11的两侧设置安装螺孔111,采用螺栓与座椅底部固定。其中支架23为背部设置骨梁232的弧板231构成,弧板231的一端与固定板21连接,由两个弧板相对设置成具有开口的圆弧形凹槽结构,用于对灭火器卡紧固定,在弧板上设置骨梁,增加弧板的支撑强度,骨梁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本技术对其具体数量不做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架23可以设置一组、两组或多组。优选的,支架至少设置两组,增加对灭火器的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1和卡座2采用ABS材料。材质采用ABS车规材料,主要轻便,耐劳度好,硬度钢性好,环保,抗老化,具有防火阻燃、耐热耐高温(夏天车内温度极高)、抗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底座和一卡座;/n所述底座由与座椅底部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与卡座固定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件;/n所述卡座包括:固定板、底部支撑件、支架和瓶颈卡紧件;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与第一连接件固定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外侧分别设置底部支撑件和瓶颈卡紧件,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和一卡座;
所述底座由与座椅底部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与卡座固定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件;
所述卡座包括:固定板、底部支撑件、支架和瓶颈卡紧件;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与第一连接件固定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外侧分别设置底部支撑件和瓶颈卡紧件,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专用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均匀设置在第二固定部的外侧。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懂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车纤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