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88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27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电机、固定管和连接杆,连接杆上方设有偏心轮,电机主轴与偏心轮连接,电机通过偏心轮带动连接杆偏心转动,带动固定管直线往复运动,继而带动固定管前端的按摩头运动,连接杆下方依次设有上旋转件、下旋转件、旋转固定件,下旋转件嵌设在旋转固定件内,上旋转件下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限位件,限位件通过弹簧与限位槽连接,下旋转件设有定位槽,下旋转件凹陷设有凹键,限位件在定位槽内滑动,限位件外端与凹键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按压按摩枪壳体外的按键帽调整限位器的位置,改变上旋转件和旋转固定件的连接关系,实现手柄的多角度旋转、定位,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
本技术涉及按摩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
技术介绍
按摩枪也称之为筋膜枪,具有替代并解放按摩师双手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按摩时皮肤的直接接触,避免发生皮肤疾病。并且,具有舒筋、活血、通络、穴位按摩的功效,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肌肉共振原理对肌肉组织进行深度的击打与振动,起到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以及加速损伤后的恢复等作用。按摩枪的普及应用,使得无专业要求即可实现对人体进行按摩,目前的手持按摩枪在按摩过程中,通过手握按摩枪,利用高频振动实现对人体部位的深度按摩,但是,现有按摩枪工作时,调节按摩枪手柄角度较为困难,不能全面按摩人体各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实现按摩枪手柄的多角度旋转、定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枪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依次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上端与下壳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上壳体的前侧设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的后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与上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电机、固定管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管的后方,所述连接杆的后部上下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上方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下端与连接孔配合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与偏心轮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偏心轮与连接杆传动连接以带动连接杆偏心转动,所述固定管的后端与连接杆的前端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管在连接杆偏心转动时沿前后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固定管的前端从上壳体的前端穿出并与按摩头的后端连接,所述固定管贯穿缓冲管和导向管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有上旋转件,所述上旋转件的下方设有下旋转件,所述下旋转件的下方设有旋转固定件,所述下旋转件嵌设在旋转固定件的上部,所述上旋转件的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通过弹簧与限位槽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凸出于下壳体设置,所述下壳体设有容纳限位件通过的通孔,所述下旋转件的上端沿径向设有一定位槽,所述旋转固定件上端的外缘向上凸起设有定位环,所述下旋转件嵌设于定位环的内侧,所述下旋转件的内侧沿径向凹陷设有凹键,所述限位件在定位槽内滑动,所述限位件的外端与凹键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后端设有按键盖板,所述按键盖板的前端设有按键PCB板,所述按键PCB板与电机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缓冲管和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前部插入缓冲管的后部,所述导向管和缓冲管套接于固定管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下旋转件的下端向下凸出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套接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限位柱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固定件的内缘向内侧凸出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限制限位片的转动,所述旋转固定件的外侧凸出设有定位块,所述把手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定位块与缺口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枪还包括延长握杆,所述延长握杆的上端与把手的下端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枪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上端与把手的下端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转接件的下方设有尾件,所述转接件与尾件之间设有直流PCB板。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个角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上下贯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固定板的四个角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下壳体内部的四根固定桩上,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套接于连接螺栓的外侧。本技术的传动机构一体成型,安装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结构可靠;本技术通过按压按摩枪壳体外的按键帽调整限位器的位置,按下按键帽,则限位器从凹键脱出,上旋转件和旋转固定件之间可自由旋转,松开按键帽,上旋转件和旋转固定件旋转至指定位置,限位器弹回凹键,上旋转件和旋转固定件之间锁定,实现手柄的多角度旋转、定位,操作便捷,结构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旋转件、下旋转件、旋转固定件组合使用时的侧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上旋转件、下旋转件、旋转固定件组合使用时的另一侧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上旋转件、下旋转件、旋转固定件安装在下壳体中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上旋转件、下旋转件、旋转固定件安装在下壳体中的另一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限位件与定位槽和按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下旋转件、旋转固定件、把手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把手和延长握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按摩头2连接件3缓冲管4导向管5固定管6连接杆7上旋转件8下壳体9套管10转接件11直流PCB板12尾件13上盖板14上壳体15电机16固定板17偏心轮18缓冲套19按键PCB板20按键固定板21按键盖板22下旋转件23旋转固定件24限位片25弹簧26限位件27按键帽28把手29延长握杆30限位槽31定位槽32定位环33凹键34挡块35定位块36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如图1~图3所示,所述按摩枪包括上壳体14和下壳体8,所述上壳体14和下壳体8上下依次连接,所述上壳体14的上端通过上盖板13密封,所述下壳体8的下方设有把手28,所述把手28的上端与下壳体8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28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上壳体14的前侧设有按摩头1,所述按摩头1的后端设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后端与上壳体1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4和下壳体8之间设有电机15、固定管5和连接杆6,所述电机15的下端设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四个角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上下贯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固定板16的四个角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下壳体8内部的四根固定桩上,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缓冲套18,缓冲套18套接在螺栓的外侧,所述缓冲套18为弹性材质,可上下伸缩。所述连接杆6位于固定管5的后方,所述连接杆6的后部上下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6的上方设有偏心轮17,所述偏心轮17的下端与连接孔配合连接,所述电机15的主轴与偏心轮17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15通过偏心轮17与连接杆6传动连接以带动连接杆6偏心转动,所述固定管5的后端与连接杆6的前端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管5在连接杆6偏心转动时沿前后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固定管5的前端从上壳体14的前端穿出并与按摩头1的后端连接,所述固定管5贯穿缓冲管3和导向管4设置。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枪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依次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上端与下壳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上壳体的前侧设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的后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与上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电机、固定管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管的后方,所述连接杆的后部上下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上方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下端与连接孔配合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与偏心轮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偏心轮与连接杆传动连接以带动连接杆偏心转动,所述固定管的后端与连接杆的前端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管在连接杆偏心转动时沿前后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固定管的前端从上壳体的前端穿出并与按摩头的后端连接,所述固定管贯穿缓冲管和导向管设置,/n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有上旋转件,所述上旋转件的下方设有下旋转件,所述下旋转件的下方设有旋转固定件,所述下旋转件嵌设在旋转固定件的上部,所述上旋转件的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通过弹簧与限位槽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凸出于下壳体设置,所述下壳体设有容纳限位件通过的通孔,所述下旋转件的上端沿径向设有一定位槽,所述旋转固定件上端的外缘向上凸起设有定位环,所述下旋转件嵌设于定位环的内侧,所述下旋转件的内侧沿径向凹陷设有凹键,所述限位件在定位槽内滑动,所述限位件的外端与凹键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式按摩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枪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依次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上端与下壳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上壳体的前侧设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的后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与上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电机、固定管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管的后方,所述连接杆的后部上下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上方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下端与连接孔配合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与偏心轮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偏心轮与连接杆传动连接以带动连接杆偏心转动,所述固定管的后端与连接杆的前端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管在连接杆偏心转动时沿前后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固定管的前端从上壳体的前端穿出并与按摩头的后端连接,所述固定管贯穿缓冲管和导向管设置,
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有上旋转件,所述上旋转件的下方设有下旋转件,所述下旋转件的下方设有旋转固定件,所述下旋转件嵌设在旋转固定件的上部,所述上旋转件的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通过弹簧与限位槽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凸出于下壳体设置,所述下壳体设有容纳限位件通过的通孔,所述下旋转件的上端沿径向设有一定位槽,所述旋转固定件上端的外缘向上凸起设有定位环,所述下旋转件嵌设于定位环的内侧,所述下旋转件的内侧沿径向凹陷设有凹键,所述限位件在定位槽内滑动,所述限位件的外端与凹键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煜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甬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