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871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患者下肢,还包括小腿托板和脚托板,所述脚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脚托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转轴处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小腿托板和脚托板内部结构相同,所述小腿托板和脚托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绑带,所述患者下肢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脚托板与固定环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患者脚部的自动矫正,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杆转动,使得患者下肢实现自动的抬起弯曲,从而实现了一种可以自动调节的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

An anti spasticity posture support device for lower limb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康复医疗的重视,早期康复理念得到深入推广和发展。而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的脑血管病、脊髓损伤患者是目前康复的主要对象,其中大部分患者遗留有瘫痪,这些患者早期如不及早进行合理的体位摆放,易致关节挛缩和畸形,严重影响后期行走和步行功能康复;尤其是其中的伸肌痉挛和足下垂的病人,如不预防以后出现的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将导致病人后期行走和步行功能康复无法实现;抗痉挛体位是为了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需要根据疾病特点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能够预防以后出现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而目前临床上没有针对抗痉挛体位设计护具,多是用海绵垫、枕头、毛巾卷摆体位,但是病床上的物件杂乱,导致病房不整洁,需要设计、制造出符合抗痉挛体位要求的、供瘫痪患者使用的体位垫,解决早期瘫痪病人下肢的伸肌痉挛、足下垂问题;现有的如公开号为:CN206548742U(用于下肢的平卧垫脚装置)中提出了可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足底角度进行矫正,但是调节的角度有限,且需要人手动调节,无法实现足底角度活动调节;而且专利中需要外部结构将固定环提起来,才能实现下肢的抬高,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患者下肢,还包括小腿托板和脚托板,所述脚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脚托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转轴处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小腿托板和脚托板内部结构相同,所述小腿托板和脚托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绑带,所述患者下肢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延伸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限位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延伸端与滑块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小腿托板和脚托板均呈C型结构,所述小腿托板和脚托板的侧端面均设置有充电接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小腿托板和脚托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三电机,两个所述第三电机之间设置有滚轮,两个第三电机上均绕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延伸端均与滚轮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小腿托板和脚托板的内部均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继电器、储电器和单片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分别于小腿托板和脚托板通过无线传输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杆与患者下肢的大腿贴合,所述限位板与患者下肢的小腿贴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脚托板与固定环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患者脚部的自动矫正,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杆转动,使得患者下肢实现自动的抬起弯曲,从而实现了一种可以自动调节的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2、本技术中,通过小腿托板和脚托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滚轮,滚轮在两个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左右滚动,从而实现对患者腿部和脚部的按摩,提高了患者下肢的抗痉挛效果。3、本技术中,通过抗痉挛支撑装置通过遥控器红外遥控完成自动模式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抗痉挛支撑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正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腿托板正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腿托板侧剖图。图例说明:1、患者下肢;2、固定板;3、转杆;4、限位板;5、第一电机;6、支撑杆;7、滑块;8、小腿托板;9、绑带;10、固定环;11、第二电机;12、脚托板;13、遥控器;14、充电接头;15、第三电机;16、拉绳;1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2和患者下肢1,还包括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脚托板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10,固定环10套在患者脚脖上,固定环10与脚托板1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脚托板12与患者脚绑定,且转轴处设置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转动时,脚托板12转动,从而实现患者脚部的活动,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内部结构相同,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的顶部均设置有绑带9,患者下肢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3,转杆3的延伸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底部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7,限位板4与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固定板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支撑杆6连接,支撑杆6的延伸端与滑块7连接,支撑杆6与滑块7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电机5启动后,支撑杆6绕第一电机5转动,滑块7与限位板4滑动连接,从而使得限位板4被顶起,从而实现了患者下肢1的自动弯曲运动。具体的,如图1-3所示,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均呈C型结构,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的侧端面均设置有充电接头14,充电接头14上可以连接USB接头。具体的,如图1所示,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三电机15,两个第三电机15之间设置有滚轮17,两个第三电机15上均绕接有拉绳16,拉绳16的延伸端均与滚轮17连接,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的上端面为弹性材质,两个第三电机15轮流运动,分别通过拉绳16将滚轮17从一侧拉向另一侧,从而实现滚轮17对患者下肢1的按摩,保证患者下肢1姿势正确的情况下,实现对患者下肢1的自动按摩,提高了患者下肢1的抗痉挛效果。具体的,如图1-3所示,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的内部均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继电器、储电器和单片机,该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似电视的红外遥控的原理,继电器用于完成自动操作的控制元件,储电器供电,单片机具有编程功能,相当于电脑主机的CPU微处理机,红外线传感器、继电器、储电器、单片机和电机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形成回路。具体的,如图1所示,固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遥控器13,遥控器13分别于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通过无线传输连接,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的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接收遥控器13的红外信号,优化的遥控器13上设置有脚拉伸、腿抬曲、脚按摩、腿按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2)和患者下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所述脚托板(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与脚托板(1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转轴处设置有第二电机(11),所述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内部结构相同,所述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的顶部均设置有绑带(9),所述患者下肢(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延伸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底部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限位板(4)与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支撑杆(6)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延伸端与滑块(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2)和患者下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所述脚托板(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与脚托板(1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转轴处设置有第二电机(11),所述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内部结构相同,所述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的顶部均设置有绑带(9),所述患者下肢(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延伸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底部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限位板(4)与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支撑杆(6)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延伸端与滑块(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下肢抗痉挛体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12)均呈C型结构,所述小腿托板(8)和脚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新兰许亚忠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