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缺水检测装置及速热饮水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81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缺水检测装置及速热饮水机,所述缺水检测装置,包括导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导电加热管内液体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电外壳连接有第一缺水检测导线,所述导电加热管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缺水检测导线相互配合的第二缺水检测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加热管内是否缺水,避免因加热管实际缺水或加热管内水量过低而造成加热管干烧的情况,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在应用于饮水机等电器上时,能够提供更准确地缺水反馈,避免干烧出现喷气情况,同时能够使得饮水机内部结构相对简单,成本更低。

A water shortage detection device and a fast hot water disp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缺水检测装置及速热饮水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缺水检测装置及速热饮水机。
技术介绍
传统饮水机通常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加热,以将加热水箱内的水提前加热后进行使用,其中,加热的控制由使用者提前进行开关控制,但实际使用中通常不会去主动关闭加热开关,因此饮水机会持续加热水箱内的水,而导致用水质量下降,基于此,目前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速热饮水机,以通过其内部的加热管体结构进行快速加热,以在使用水时,直接加热出水,以保证用水质量。通常情况下,速热饮水机对水的加热根据传感器进行判断,当传感器判断加热管内具有水流或积水时,会通过电控控制加热管进行速度加热,相关技术中,速热饮水机采用传感器结构,如流量计、干簧管、霍尔感应传感器等,其设置于速热饮水机的水箱或管路中,如在水箱后的管路或加热管后端的管路,以此对水流进行检测,从而根据具有判断模块的控制电路连接传感器,进行水流的判断,从而判断是否缺水,但是,由于传感器的设置形式,不能直接对应饮水机加热管内的水量进行检测,以此,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传感器检测判定不缺水而加热管内实际缺水,或加热管内水量较少,如在速热饮水机中,当饮水机内水箱水位有半箱水的时候,饮水机内加热管里的水也会低下去,因此为避免加热管里水量太少而产生干烧,需要安装逆止阀,以配合加热管对其中的水体进行加热,防止加热管水位低于加热区域,在水箱有余水时,传感器容易出现误判断而开启烧水,并且当逆止阀出现问题时,也会导致加热管内无水而水箱或传感器所位于的管路内可能有水,此时也会出现不缺水的判断,从而导致加热管出现干烧现象,同时,止逆阀的存在也会使饮水机内部结构更复杂,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更准确地判断加热管内是否缺水,避免因加热管实际缺水或加热管内水量过低而造成加热管干烧的情况,在应用于饮水机等电器上时,能够提供更准确地缺水反馈,避免干烧出现喷气情况,同时能够使得饮水机内部结构相对简单,成本更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缺水检测装置,包括导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导电加热管内液体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电外壳连接有第一缺水检测导线,所述导电加热管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缺水检测导线相互配合的第二缺水检测导线。本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的导电外壳能够形成一导电极,以此与第一缺水检测导线形成电性连接,另外,导电加热管连接一与第一缺水检测导线配合的第二缺水检测导线,以此导电加热管形成另一导电极,以此与第二缺水检测导线形成电性连接,两导电极之间基于水流而连通时,即能够确导电加热管内不缺水,否则,表明导电加热管内缺水,相较于传感器设置于水箱或管路内以检测是否缺水,本技术方案中,缺水情况直接与导电加热管内的水量相关,以此在缺水时能直接反馈并能够依照反馈结果直接控制导电加热管停止加热,以此避免干烧,避免出现喷气现象,仅当在导电加热管内的水量达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时,才可以进行烧水的控制,以此可取消不必要的逆止阀的设置,从而在应用于速热饮水机时,使结构更简单,成本相对更低,避免逆止阀的损坏导致加热管出现干烧。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管路连接件和第二管路连接件,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加热管两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外壳和所述导电加热管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外壳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内,所述导电外壳位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缺水检测导线,所述第二缺水检测导线连接所述导电加热管的外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均连接有管路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加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管路接头的口径。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所述导电加热管部分位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配合连接部,所述配合连接部位于所述保护壳上。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包括安装折边,所述安装折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配合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折边上。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速热饮水机,包括上述所述的缺水检测装置。本技术的速热饮水机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缺水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相近似,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缺水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缺水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缺水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M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缺水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图6中缺水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速热饮水机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电加热管;2-第一管路连接件;201-第一过水孔;202-水流通道;3-第二管路连接件;301-第二过水孔;4-第一缺水检测导线;6-管路接头;7-保护壳;701-安装折边;8-配合连接部;9-温度传感器;901-导电外壳;902-温度传感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缺水检测装置,包括导电加热管1和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适于检测所述导电加热管1内液体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导电外壳901连接有第一缺水检测导线4,所述导电加热管1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缺水检测导线4相互配合的第二缺水检测导线5。在相关技术中,速热饮水机对水的加热根据传感器进行判断,当传感器判断加热管内具有水流或积水时,会通过电控控制加热管进行速度加热,相关技术中,速热饮水机采用传感器结构,如流量计、干簧管、霍尔感应传感器等,其设置于速热饮水机的水箱或管路中,如在水箱后的管路或加热管后端的管路,以此对水流进行检测,从而根据具有判断模块的控制电路连接传感器,进行水流的判断,从而判断是否缺水,但是,由于传感器的设置形式,不能直接对应饮水机加热管内的水量进行检测,以此,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传感器检测判定不缺水而加热管内实际缺水,或加热管内水量较少,如在速热饮水机中,当饮水机内水箱水位有半箱水的时候,饮水机内加热管里的水也会低下去,因此为避免加热管里水量太少而产生干烧,需要安装逆止阀,以配合加热管对其中的水体进行加热,防止加热管水位低于加热区域,在水箱有余水时,传感器容易出现误判断而开启烧水,并且当逆止阀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缺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加热管(1)和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适于检测所述导电加热管(1)内液体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导电外壳(901)连接有第一缺水检测导线(4),所述导电加热管(1)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缺水检测导线(4)相互配合的第二缺水检测导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缺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加热管(1)和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适于检测所述导电加热管(1)内液体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导电外壳(901)连接有第一缺水检测导线(4),所述导电加热管(1)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缺水检测导线(4)相互配合的第二缺水检测导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路连接件(2)和第二管路连接件(3),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2)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201),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3)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301),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加热管(1)两端,所述温度传感器(9)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缺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外壳(901)和所述导电加热管(1)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外壳(901)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2)内,所述导电外壳(901)位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2)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缺水检测导线(4),所述第二缺水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绮漫王梓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