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桌子,包括桌板、复数个杆件、复数个转接装置以及复数个桌脚。杆件连接于桌板。桌脚连接于相对应的转接装置。转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复数个杆件,各转接装置包括两转接件,两转接件对接并利用齿型结构以调整两转接件之间的角度,来达成组合各种不同型态的桌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桌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桌子。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的桌子包含一桌板、多个杆件及四个设置于桌板底面的四个角落的桌脚,其中桌脚与桌板的衔接方式,大部分是采取焊接、粘接或打钉等,较为死板的组装方式,故大致均为四方形桌面,并无法因应各种需求来组装成各式不同形状的桌面。因此,如何改良并能提供一种桌子来避免上述所遭遇到的问题,系业界所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桌子,利用具有可转角度的转接装置,来达成组合各种不同型态的桌子。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桌子,包括一桌板、复数个杆件、复数个转接装置以及复数个桌脚。杆件连接于桌板。转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复数个杆件,各转接装置包括两转接件,两转接件对接并利用齿型结构以调整两转接件之间的角度。桌脚连接于相对应的转接装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各转接件包括一本体与一延伸件。齿型结构设置于相对应的本体,各延伸件连接于相对应的本体的一端,且各杆件内能容置相对应的延伸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各转接件更包括一通孔部,通孔部贯穿于本体,桌脚的一组合部连接于通孔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各转接件更包括一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于延伸件与本体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桌子更包括复数个桌脚调整钮。桌脚调整钮连接于相对应的桌脚。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转接件包含齿型结构,齿型结构具有多角度结合功能,两转接件彼此对接,并利用齿型结构的多角度结合功能,以调整两转接件之间的角度,可使得转接装置具有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达成组合各种不同型态的桌子。为让本技术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桌子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桌子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接装置一组装型态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接装置另一组装型态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桌子;110-桌板;120-杆件;122-容置孔;130-转接装置;131-第一转接件;132-第二转接件;1311、1321-本体;1312、1322-通孔部;1313、1323-连接部;1324-齿型结构;1315、1325-延伸件;140-桌脚;142-组合部;150-桌脚调整钮;A1、A2、A3-角度;C1、C2、C3-组装型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桌子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桌子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需说明的是,为清楚显示构件,故图2仅绘示一个桌脚140与其相对应连接的转接装置130与杆件120为例,且图2第一转接件131与第二转接件132之间的角度为90度,可构成四方形的桌子型态,但并非限制本技术,本技术可依据实际桌子100的形状来调整桌脚140、转接装置130与杆件120的数量。请参阅图1至图3,桌子100包括桌板110、复数个杆件120、复数个转接装置130、复数个桌脚140以及桌脚调整钮150。本实施例并未限制桌板110、杆件120、转接装置130、桌脚140的材质。举例而言,桌板110采用塑合板,并以美耐板贴合;杆件120采用钢管并在钢管外经防锈烤漆处理;转接装置130中的第一转接件131与第二转接件132各采用铝合金压铸一体成型,并在转接装置130的外表面经防锈烤漆处理;桌脚140采用直径铁管并在铁管外经防锈烤漆处理;桌脚调整钮150采用塑胶射出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杆件120连接于桌板110。杆件120的数量可配合桌板110的形状,例如,桌板110为四边形,则杆件120的数量可为四个。转接装置130可拆卸地连接复数个杆件120。桌脚140连接于相对应的转接装置130。各转接装置130包括第一转接件131与第二转接件132,第一转接件131包含一齿型结构1324,齿型结构1324具有多角度结合功能,第二转接件132包含对接该齿型结构1324的对接部,使得第一转接件131与第二转接件132彼此对接,并利用齿型结构1324,以调整第一转接件131与第二转接件132之间的角度,可使得转接装置130具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如图4所示的组装型态C1,第一转接件131与第二转接件132之间的角度A1,使得第一组装型态C1可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桌子构型。然,本技术不对此加以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转接件131与第二转接件132之间的角度A2或角度A3,并形成多个组装型态C1、C2、C3等,并可进一步将多个组装型态C1、C2、C3再组装并合形成一个六边形的桌子构型,换言之,本技术可依据实际需求,凭借齿型结构1324的多角度结合功能,以调整第一转接件131与第二转接件132之间的角度,可使得转接装置130具有各种不同的角度,更可相互组装,来达成组合各种不同型态的桌子。详细而言,转接装置130的第一转接件131包括一本体1311、一通孔部1312、一连接部1313与一延伸件1315,连接部1311连接于延伸件1315与本体1311之间。延伸件1315连接于相对应的本体1311的一端。同理,第二转接件132包括一本体1321、一通孔部1322、一连接部1323与一延伸件1325。连接部1323连接于延伸件1325与本体1321之间。延伸件1325连接于相对应的本体1321的一端。通孔部1322贯穿于本体1321。各杆件120内的容置孔122能容置于相对应的延伸件1315、1325,使得杆件120组装至转接装置130。在第一转接件131中,通孔部1312贯穿于本体1311。齿型结构1324设置于相对应的本体1311,第一转接件131的齿型结构1324的内具有一通孔部1312,且连接部1313的一侧相邻于齿型结构1324。齿型结构1324是设置在第一转接件131的本体1311上,而第二转接件132则有对应第一转接件131的齿型结构1324的一对接部,形成一公母相配的结构。桌脚140的顶端具有一组合部142,桌脚140的底端连接桌脚调整钮150,凭借桌脚调整钮150来调整桌脚140的高度。桌脚140的组合部142连接于通孔部1322,以将桌脚140组装于转接装置130。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转接件包含齿型结构,齿型结构具有多角度结合功能,两转接件彼此对接,并利用齿型结构的多角度结合功能,以调整两转接件之间的角度,可使得转接装置具有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达成组合各种不同型态的桌子。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桌板;/n复数个杆件,连接于该桌板;/n复数个转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该复数个杆件,各该转接装置包括两转接件,该两转接件对接并利用一齿型结构以调整该两转接件之间的角度;以及/n复数个桌脚,连接于相对应的该转接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桌板;
复数个杆件,连接于该桌板;
复数个转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该复数个杆件,各该转接装置包括两转接件,该两转接件对接并利用一齿型结构以调整该两转接件之间的角度;以及
复数个桌脚,连接于相对应的该转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其特征在于,各该转接件包括一本体与一延伸件,该齿型结构设置于相对应的该本体,各该延伸件连接于相对应的该本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秋廷,
申请(专利权)人:冠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