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向防震的3D打印头盔吸能缓冲层
本技术属于头盔
,尤其涉及一种多向防震的3D打印头盔吸能缓冲层。
技术介绍
头盔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发生事故时头部因惯性和碰撞受到的伤害。传统的头盔由刚性外壳、头盔内衬和悬挂系统等组成,头盔内衬作为头盔内部最重要的能量消散部件,是头盔抗撞击性能的设计重点。头部在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冲击力均可分解为垂直冲击力与剪切冲击力,垂直冲击力引起头部的平移加速度,造成颅骨骨折等伤害,剪切冲击力引起头部的旋转加速度,造成脊椎扭转等伤害。传统的头盔内衬常采用聚苯乙烯(EPS)泡沫塑料制成,受到冲击时,EPS泡沫塑料在受到高度压缩碰撞后易粉碎变形,吸收大量能量,降低头部的平移加速度,减少颅骨局部应变和脑损伤。传统的头盔虽然在降低头部的平移加速度方面有效,但是在降低头部的旋转加速度能力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且传统EPS内衬吸收碰撞能量较好,但其触感较硬,透气性差,舒适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头盔内衬制造和使用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向防震的3D打印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向防震的3D打印头盔吸能缓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头盔吸能缓冲层固定于头盔外壳内侧;/n所述3D打印头盔吸能缓冲层整体呈头部形状,由前分片部件、后分片部件、左分片部件、右分片部件和上分片部件五个分片部件拼合而成;/n所述五个分片部件均包括上层单元、下层单元、贯通杆洞和若干根贯通杆,分片部件通过贯通杆穿过上层单元和下层单元上的贯通杆洞连接而成;/n所述贯通杆洞的洞口截面积大于贯通杆的截面积,所述贯通杆的高度大于上层单元与下层单元厚度之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防震的3D打印头盔吸能缓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头盔吸能缓冲层固定于头盔外壳内侧;
所述3D打印头盔吸能缓冲层整体呈头部形状,由前分片部件、后分片部件、左分片部件、右分片部件和上分片部件五个分片部件拼合而成;
所述五个分片部件均包括上层单元、下层单元、贯通杆洞和若干根贯通杆,分片部件通过贯通杆穿过上层单元和下层单元上的贯通杆洞连接而成;
所述贯通杆洞的洞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炜,丁颖,姚远,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阿米巴工程结构优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戴上科技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