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附颗粒的电子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75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吸附颗粒的电子口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电子口罩包括口罩本体、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通过在第二连通管内设置电场板和磁场板、在第一连通管设置锂电池,使得电场板之间形成电场,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在匀强磁场内受洛伦兹力F=QvB做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运动会受电场力作用F=qE,向极性相反的电场板偏移,带电粒子会逐渐吸附在电场板上,带有病毒的颗粒直接打在电场板上而不会通过气道,在使用时不会吸入带电粒子,降低了医疗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电场板和磁场板均为可拆卸的,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拆卸清洗和更换,便有重复使用,降低了口罩的生产成本。

An electronic mask capable of adsorbing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附颗粒的电子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可吸附颗粒的电子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现有的口罩均具有过滤的效果,但是效果不是特别的明显,仍然存在病毒粒子吸入肺部的情况。佩戴一定时间后,过滤效果变差,增加了佩戴者的医疗风险。且现有的口罩大多都是一次性的,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附颗粒的电子口罩,本技术设计的电子口罩包括口罩本体、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通过在第二连通管内设置电场板和磁场板、在第一连通管设置锂电池,使得电场板之间形成电场,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在匀强磁场内受洛伦兹力F=QvB做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运动会受电场力作用F=qE,向极性相反的电场板偏移,带电粒子会逐渐吸附在电场板上,带有病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附颗粒的电子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上设置有金属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闭合的橡胶软垫(12),口罩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挂绳(13);/n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端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连通管(2),第一连通管(2)的上端安装有锂电池(21),第一连通管(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通管(3),第一连通管(2)的下端面和第二连通管(3)的上端面相接触;/n所述第一连通管(2)的底端四角处均开有限位孔(22),限位孔(22)的内壁均开有环形限位槽(221),限位孔(22)的侧方开有对称设置的矩形限位槽(23),矩形限位槽(23)的一侧内壁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附颗粒的电子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上设置有金属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闭合的橡胶软垫(12),口罩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挂绳(13);
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端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连通管(2),第一连通管(2)的上端安装有锂电池(21),第一连通管(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通管(3),第一连通管(2)的下端面和第二连通管(3)的上端面相接触;
所述第一连通管(2)的底端四角处均开有限位孔(22),限位孔(22)的内壁均开有环形限位槽(221),限位孔(22)的侧方开有对称设置的矩形限位槽(23),矩形限位槽(23)的一侧内壁均开有金属凸起(231),两侧的金属凸起(231)均分别和锂电池(21)的正负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连通管(3)的上端四角处均设置有限位柱(31),限位柱(31)的外壁均设置有环形限位圈(311);
所述限位柱(31)的侧方分别开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槽(32)和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槽(33),第一安装槽(32)和第二安装槽(33)的侧端部分别开有第一避让槽(321)和第二避让槽(3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晨阳袁鉴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江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