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蝗虫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720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蝗虫诱捕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电源,上壳体内部和下壳体内部均具有容腔,上壳体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口,下壳体上端开口,上壳体内壁固设有一诱捕灯和一电机,电机输出轴固设有一风扇,诱捕灯位于风扇上方,风扇能够向下吹风,风扇上设置有刀刃,上壳体下端与下壳体上端可拆卸连接,下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太阳能电源与电机连接。由于太阳能电源的设置,使得蝗虫诱捕装置能够通过太阳能供电,因地制宜,解决了电源接通困难的问题,续航能力强,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蝗虫诱捕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蝗虫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蝗虫是农业种植领域的一大害虫,几千年来一直是困扰着农民的问题,而蝗虫只能控制,不能被消灭,人们采用了各种办法控制蝗虫,各有利弊,其中一种为蝗虫诱捕装置,其通过灯光引诱蝗虫,以及利用风扇将蝗虫吸入完成诱捕。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蝗虫诱捕装置用于野外,常常遇到电源接通困难的问题,及电池耗尽的问题,续航能力限制了其持续工作时间,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蝗虫诱捕装置,通过太阳能供电,因地制宜,续航能力强,节能环保。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蝗虫诱捕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电源,所述上壳体内部和所述下壳体内部均具有容腔,所述上壳体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下壳体上端开口,所述上壳体内壁固设有一诱捕灯和一电机,电机输出轴固设有一风扇,所述诱捕灯位于所述风扇上方,所述风扇能够向下吹风,所述风扇上设置有刀刃,所述上壳体下端与所述下壳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太阳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蝗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太阳能电源,所述上壳体(1)内部和所述下壳体(2)内部均具有容腔,所述上壳体(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下壳体(2)上端开口,所述上壳体(1)内壁固设有一诱捕灯(3)和一电机(4),电机(4)输出轴固设有一风扇(5),所述诱捕灯(3)位于所述风扇(5)上方,所述风扇(5)能够向下吹风,所述风扇(5)上设置有刀刃,所述上壳体(1)下端与所述下壳体(2)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2)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太阳能电源与所述电机(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蝗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太阳能电源,所述上壳体(1)内部和所述下壳体(2)内部均具有容腔,所述上壳体(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下壳体(2)上端开口,所述上壳体(1)内壁固设有一诱捕灯(3)和一电机(4),电机(4)输出轴固设有一风扇(5),所述诱捕灯(3)位于所述风扇(5)上方,所述风扇(5)能够向下吹风,所述风扇(5)上设置有刀刃,所述上壳体(1)下端与所述下壳体(2)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2)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太阳能电源与所述电机(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蝗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灯(3)为暖光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蝗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灯(3)能够发出波长为400~500nm的光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娇
申请(专利权)人:闽清县樟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