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967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包括集水管、外套管、支撑架、连接管和抽水泵,连接管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水管,连接管的右侧壁与抽水泵的输入端相连接,外套管套接在集水管的表面,外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固定环、活动环以及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固定环扣合在外套管的下表面,固定环的正上方设有活动环,活动环两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与固定环相连接的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套管的表面套接有支撑架,方便对多个外套管进行固定,提高预埋在泥土内的外套管的一体性,避免施工或使用中外套管受力不均匀而造成连接处损坏,提高排盐系统的使用寿命。

An improved salt drainage system for saline alkali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
本技术涉及盐碱地改良设备
,具体为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号为201920939489.7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包括集水装置、连接管和抽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管、盲管和柱形金属罩,所述盲管活动套接在集水管外侧,所述柱形金属罩活动套接在盲管外侧,所述柱形金属罩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集水管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抽水装置连接;所述集水管包括弹性波纹管和两根硬质管,两根硬质管对称设置在弹性波纹管的两端,且弹性波纹管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水孔,且靠近连接管一侧的硬质管与连接管的进水口活动卡接”,该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可以对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分别进行拆卸和折叠,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同时可以避免管路堵塞,还可以避免土壤流失,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排盐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是,由于多根集水管固定连接在抽水装置上,且集水管的长度较长,在施工时容易导致集水管与抽水装置的连接处破裂,给施工操作带来困难,且长时间排水时,由于泥土的移动容易造成集水管发生偏移,使集水管的受力不均匀,同样容易造成连接处损坏。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通过在外套管的表面套接有支撑架,方便对多个外套管进行固定,提高预埋在泥土内的外套管的一体性,避免施工或使用中外套管受力不均匀而造成连接处损坏,提高排盐系统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包括集水管、外套管、支撑架、连接管和抽水泵,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水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壁与抽水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外套管套接在集水管的表面,所述外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环、活动环以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扣合在外套管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环的正上方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两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与固定环相连接的固定螺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动环、固定环和支撑柱均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所述活动环和固定环的表面分别设有加强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环和活动环分别呈半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耳件,所述连接耳件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孔旋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套管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小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外套管的表面套接有支撑架,方便对多个外套管进行固定,提高预埋在泥土内的外套管的一体性,避免施工或使用中外套管受力不均匀而造成连接处损坏,提高排盐系统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采用固定环、活动换分离的结构设计,方便在外套管表面的任何位置进行安装,降低操作的难度,配合螺纹连接的支撑柱,方便对连接的长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外套管彼此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固定环与活动环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集水管-1,外套管-2,支撑架-3,连接管-4,抽水泵-5,固定环-6,活动环-7,支撑柱-8,安装孔-9,固定螺栓-10,加强肋-11,连接耳件-12,螺纹孔-13,外螺纹-14,小孔-15,过滤网-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包括集水管1、外套管2、支撑架3、连接管4和抽水泵5,所述连接管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水管1,所述连接管4的右侧壁与抽水泵5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外套管2套接在集水管1的表面,所述外套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包括固定环6、活动环7以及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两端与固定环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6扣合在外套管2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环6的正上方设有活动环7,所述活动环7两侧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内设有与固定环6相连接的固定螺栓10。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活动环7、固定环6和支撑柱8均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所述活动环7和固定环6的表面分别设有加强肋11,通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固定环6、活动环7以及支撑柱8,提高固定环6、活动环7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环6和活动环7分别呈半环状,所述固定环6的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耳件12,所述连接耳件12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13,通过采用半环状的固定环6和活动环7,方便对外套管2进行固定,通过在固定环6的两侧设有连接耳件12,方便与支撑柱8进行连接。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柱8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14,所述支撑柱8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孔13旋合连接,通过在支撑柱8的两端设有外螺纹14,方便调节支撑柱8与连接耳件12的连接深度,从而调节外套管2之间的间距。具体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外套管2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15,所述小孔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6,通过在外套管2的表面设有带过滤网16的小孔15,有效防止抽水的过程中造成泥土流失。本技术的集水管-1、外套管-2、支撑架-3、连接管-4、抽水泵-5、固定环-6、活动环-7、支撑柱-8、安装孔-9、固定螺栓-10、加强肋-11、连接耳件-12、螺纹孔-13、外螺纹-14、小孔-15、过滤网-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在外套管2的表面套接有支撑架3,方便对多个外套管2进行固定,提高预埋在泥土内的外套管2的一体性,避免施工或使用中外套管2受力不均匀而造成连接处损坏,提高排盐系统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固定环6卡在外套管2的表面,在固定环6的相对侧扣合活动环7,使用固定螺栓10贯穿活动环7表面的安装孔9与固定环6进行连接,将固定环6和活动环7固定连接在外套管2的表面,然后将支撑柱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环6边缘处的连接耳件12进行连接,通过转动支撑杆,方便调节两个固定环6之间的间距,从而控制两个相邻外套管2之间的间距,将固定好的外套管2套接在集水管1,从而对集水管1进行支撑固定,将集水管1、连接管4以及抽水泵5进行连接,最后将集水管1的一端埋在泥土内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包括集水管(1)、外套管(2)、支撑架(3)、连接管(4)和抽水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水管(1),所述连接管(4)的右侧壁与抽水泵(5)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外套管(2)套接在集水管(1)的表面,所述外套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包括固定环(6)、活动环(7)以及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两端与固定环(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6)扣合在外套管(2)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环(6)的正上方设有活动环(7),所述活动环(7)两侧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内设有与固定环(6)相连接的固定螺栓(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包括集水管(1)、外套管(2)、支撑架(3)、连接管(4)和抽水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水管(1),所述连接管(4)的右侧壁与抽水泵(5)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外套管(2)套接在集水管(1)的表面,所述外套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包括固定环(6)、活动环(7)以及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两端与固定环(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6)扣合在外套管(2)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环(6)的正上方设有活动环(7),所述活动环(7)两侧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内设有与固定环(6)相连接的固定螺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霄松王洁钱怡婷胡舒伦卞富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