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61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3
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使用聚醚多元醇制备,所述聚醚多元醇由含有指定比例的环氧乙烷的环氧烷混合物制成。适当的多元醇当量和环氧乙烷含量的选择会引起具有有用特性组合的泡沫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其适合用作屋顶和其它构造应用的泡沫板材。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由于其能够成形为刚性板材的能力、其防火性和其绝热能力而在建筑物应用中是有用的绝热材料。即使在以远低于30kg/m3的密度制造时,其表现也很好。通过在发泡剂的存在下对多异氰酸酯进行三聚反应来制成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氨基甲酸酯键的并入增加了抗压强度并降低脆性。氨基甲酸酯键通过将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添加到泡沫配方中来形成。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的热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温度。泡沫往往在大约室温24℃(75℉)下会比在低温下具有更好的k系数(隔热性)。这些泡沫的k系数在4℃(40℉)下可比在24℃下大10%或更大。在更低温度下,可见到k系数的减少甚至更大。因此,当泡沫隔热材料的每一侧上的温度略高时,如在夏季空调季节期间在建筑物隔热层的每一侧上的温度通常为20℃或更高的情况下,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表现更好。当隔热层一侧或两侧的温度较低时,这些泡沫的性能较差,例如在冬季供暖季节用于制冷区域或建筑物的隔热材料。希望用于在较冷气候中隔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其是包含以下的反应混合物的反应产物: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多异氰酸酯组分、物理发泡剂、泡沫稳定表面活性剂、至少一种三聚催化剂和至少一种用于异氰酸酯基与水反应的催化剂,其中:/na)大于70重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是羟基等同官能度为3并且羟基当量为至少100但小于400的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选自环氧乙烷的均聚物、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以及环氧丙烷的均聚物,并且按所述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中存在的氧化烯烃基的组合重量计,所述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的平均氧化乙烯含量大于40重量%但小于80重量%以及相应地平均氧化丙烯含量为至少2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05 US 62/6808831.一种聚氨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其是包含以下的反应混合物的反应产物: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多异氰酸酯组分、物理发泡剂、泡沫稳定表面活性剂、至少一种三聚催化剂和至少一种用于异氰酸酯基与水反应的催化剂,其中:
a)大于70重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是羟基等同官能度为3并且羟基当量为至少100但小于400的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选自环氧乙烷的均聚物、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以及环氧丙烷的均聚物,并且按所述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中存在的氧化烯烃基的组合重量计,所述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的平均氧化乙烯含量大于40重量%但小于80重量%以及相应地平均氧化丙烯含量为至少20重量%但小于60重量%,其条件是当所述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的平均羟基当量大于200时,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还包括羟基官能度为至少3和羟基当量小于100的至少一种交联剂,从而使得所组合的所述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和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剂的当量小于200;
b)小于25重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是聚酯多元醇;
c)水占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的重量的不超过0.5%;
d)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分包括一种或多种芳香族多异氰酸酯,所述一种或多种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的平均异氰酸酯官能度为至少2.7并且平均异氰酸酯当量为至多150;
e)异氰酸酯指数为200到400;并且
f)所述反应混合物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含有3到9重量份的所述至少一种三聚催化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O·奥贡尼伊A·胡粟生薫R·S·约克M·M·罗斯A·安德森D·K·马尔基
申请(专利权)人: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