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叠层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60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璃叠层体是在汽车上安装的玻璃叠层体,具有:包括至少1块玻璃板的弯曲的玻璃体、和在上述玻璃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叠层的能够阻挡紫外线的阻挡膜,上述玻璃体的使用CIE标准的A光源测得的可见光透射率YA为70%以上,上述阻挡膜的膜厚的最大值Tmax与上述膜厚的最小值Tmin的关系满足1≤Tmax/Tmin<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玻璃叠层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汽车上安装的玻璃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对用于在车辆上安装的挡风玻璃、侧窗玻璃而言,需要透射可见光、并且从防止日晒的观点考虑需要阻挡紫外线的功能。作为这样的玻璃,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玻璃板上叠层阻挡膜,提高紫外线的阻挡功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3962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已知在玻璃板上叠层阻挡膜时可见光透射率下降。因此,在玻璃板上叠层阻挡膜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与可见光透射率的平衡,需求这样的玻璃叠层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备紫外线阻挡功能和可见光透射功能的车辆用的玻璃叠层体。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项1.一种在汽车上安装的玻璃叠层体,其具有:包括至少1块玻璃板的弯曲的玻璃体;和在上述玻璃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叠层的能够阻挡紫外线的阻挡膜,上述玻璃体的使用CIE标准的A光源测得的可见光透射率YA为70%以上,上述阻挡膜的膜厚的最大值Tmax与上述膜厚的最小值Tmin的关系满足1≤Tmax/Tmin<5。项2.如项1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玻璃体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为10000mm以下。项3.如项1或2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玻璃叠层体在上述汽车上的与垂直方向的安装角度为30度以下。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在向上述汽车上安装时,在上述玻璃体中测得上述Tmax的位置位于测得上述Tmin的位置的下侧。项5.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玻璃体的厚度为2.5mm以上。项6.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Tmin为1.5μm以上。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满足Tuv400≤2.0%。项8.如项7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波长为420nm的光的透射率为20%以上。项9.如项7或8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玻璃体的每单位面积中所含的3价氧化铁的量以Fe2O3换算计为1~10mg/cm2。项10.如项7~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将上述玻璃叠层体的波长为420~800nm的光的透射率的平均值设为Tavg时,在上述玻璃叠层体中透射率为Tavg×0.9的光的波长与在上述玻璃叠层体中透射率为Tavg×0.1的光的波长之差为22nm以下。项11.如项7~10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基于JISK7373:2006的黄色指数YI为10以下。项12.如项7~11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波长为420nm的光的透射率为85%以下。项13.如项12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基于JIST7330:2000的蓝光削减率为35%以上。项14.如项7~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Tmin为2~2.5μm。项15.如项7~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玻璃体所包括的上述玻璃板的至少1块的表面压缩应力小于20MPa。项16.如项7~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玻璃体所包括的上述玻璃板的至少1块的表面压缩应力为80MPa以上。项17.如项7~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对于上述玻璃叠层体的形成有上述阻挡膜的表面,依照JISR3221以500g荷重进行1000次TABER磨耗试验后,上述阻挡膜不剥离,并且上述试验后的上述玻璃叠层体的雾度率为5%以下。项18.如项7~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从上述玻璃叠层体的与形成有上述阻挡膜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照射波长295~450nm、照度76mW/cm2的紫外线100小时,照射上述紫外线后的Tuv400与照射上述紫外线前的Tuv400之差为2%以下。项19.如项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阻挡膜含有红外线吸收剂,暑热感透过率为50%以下。项20.如项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沿着上述玻璃体的上边缘设置有未叠层上述阻挡膜的非叠层区域。项21.如项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在外部露出的上述玻璃体的表面形成有标记,上述标记由表面粗糙度Ra为1.5μm的粗面部构成。项22.如项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在上述阻挡膜的与接触上述玻璃体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叠层有折射率比上述阻挡膜小的功能膜。项23.如项7~22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在上述阻挡膜的与接触上述玻璃体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叠层有第一防雾膜。项24.如项23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在上述玻璃体的另一个表面叠层有第二防雾膜,上述第一防雾膜和第二防雾膜是透明(see-through)膜。项25.如项7~22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阻挡膜具有防雾功能。项26.如项7~22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中,上述玻璃叠层体用作上述汽车的挡风玻璃或前门的侧窗玻璃。项27.一种玻璃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基本水平地支承包括至少一块玻璃板的弯曲的玻璃体的第一步骤;由喷嘴向上述玻璃体的一个表面涂布阻挡膜用液,从而在上述一个表面形成阻挡膜的第二步骤,在上述第二步骤中,使上述喷嘴对于上述玻璃体相对移动,以使得从上述一个表面的中心附近起以涡状涂布上述阻挡膜用液。项28.如项27所述的玻璃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阻挡膜的膜厚的最大值Tmax与上述膜厚的最小值Tmin的关系满足1≤Tmax/Tmin<5。项29.如项27或28所述的玻璃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阻挡膜用液对于上述一个表面的涂布量为20~50g/m2。项30.如项27~2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用于以涡状涂布上述阻挡膜用液的上述喷嘴的相邻的路径间的距离为3~30mm。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叠层体,能够兼备紫外线阻挡功能和可见光透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玻璃叠层体的截面图。图2是说明玻璃叠层体的曲率半径的截面图。图3是说明锐截止(sharpcut)的图。图4是夹层玻璃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膜形成溶液的涂布方法的侧面图。图6是表示按照图5的方法涂布的膜形成溶液的涂布路径的俯视图。图7是说明阻挡膜的膜厚的测定方法的图。图8是说明光在玻璃叠层体中的光路的截面图。图9是说明玻璃叠层体中的阻挡膜的涂布范围的正视图。图10是说明玻璃叠层体的安装角度的截面图。图11是说明通过玻璃叠层体的太阳光的光程长度的图。图12是说明通过玻璃叠层体的太阳光的光程长度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阻挡膜的膜厚与YA的关系的坐标图。是表示各波长的光的透射率的坐标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在车辆上安装的玻璃叠层体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叠层体,其是在汽车上安装的玻璃叠层体,所述玻璃叠层体的特征在于,具有:/n包括至少1块玻璃板的弯曲的玻璃体;和/n在所述玻璃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叠层的能够阻挡紫外线的阻挡膜,/n所述玻璃体的使用CIE标准的A光源测得的可见光透射率YA为70%以上,/n所述阻挡膜的膜厚的最大值Tmax与所述膜厚的最小值Tmin的关系满足1≤Tmax/Tmin<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2 JP 2018-0983511.一种玻璃叠层体,其是在汽车上安装的玻璃叠层体,所述玻璃叠层体的特征在于,具有:
包括至少1块玻璃板的弯曲的玻璃体;和
在所述玻璃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叠层的能够阻挡紫外线的阻挡膜,
所述玻璃体的使用CIE标准的A光源测得的可见光透射率YA为70%以上,
所述阻挡膜的膜厚的最大值Tmax与所述膜厚的最小值Tmin的关系满足1≤Tmax/Tmin<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体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为10000m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叠层体在所述汽车上的与垂直方向的安装角度为30度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在向所述汽车上安装时,在所述玻璃体中测得所述Tmax的位置位于测得所述Tmin的位置的下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体的厚度为2.5mm以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Tmin为1.5μm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满足Tuv400≤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波长为420nm的光的透射率为20%以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体的每单位面积中所含的3价氧化铁的量以Fe2O3换算计为1~10mg/cm2。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玻璃叠层体的波长为420~800nm的光的透射率的平均值设为Tavg时,
在所述玻璃叠层体中透射率为Tavg×0.9的光的波长与在所述玻璃叠层体中透射率为Tavg×0.1的光的波长之差为22nm以下。


11.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基于JISK7373:2006的黄色指数YI为10以下。


12.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波长为420nm的光的透射率为85%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基于JIST7330:2000的蓝光削减率为35%以上。


14.如权利要求7~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Tmin为2~2.5μm。


15.如权利要求7~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体所包括的所述玻璃板的至少1块的表面压缩应力小于20MPa。


16.如权利要求7~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体所包括的所述玻璃板的至少1块的表面压缩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辉幸寺西丰幸藤原健司樋口智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