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设备非活动状态转换设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956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0:在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传输时,将所述计时器清零并重启,并根据数据包到达量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设备非活动状态转换设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移动通信协议栈与用户设备状态转换设计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满足大规模机器类通信的低功耗大连接需求,5G标准对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在原有的连接(Connected)状态和空闲(Idle)状态外,又增加了非活动(Inactive)状态,在本文中,连接(Connected)、空闲(Idle)和非活动(Inactive)状态也称为RRC连接(RRCConnected)、RRC空闲(RRCIdle)和RRC非活动(RRCInactive)状态。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i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协议介绍了RRCInactive状态转换的流程和字段内容,但不同情况下RRC状态转换的信令流程、计时器的工作过程及计时器大小的决策等都是待解决的问题。有多个专利提出通过设置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来指示用户设备(UE)进入Inactive状态,描述重点均是装置的硬件结构以及指示UE进入Inactive状态的方式,未体现RRC状态转换时信令的收发过程以及UE进入Inactive状态的详细的决策方法,在网络资源的优化方面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0:在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传输时,将所述计时器清零并重启,并根据数据包到达量Np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其中所述计时器大小为以下时长参数之一:最短时长Ttimer′、默认时长Ttimer*和最长时长Ttimer″;步骤200:当所计时长超过计时器所设定的大小Ttimer时,确定计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进入非活动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00包括由核心网AMF对数据包到达量Np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Np为0时,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为最短计时器时长Ttimer′;当Np大于等于预定的数据包到达量阈值时,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为最长计时器时长Ttimer″;当Np在0和所述预定的数据包到达量阈值之间时,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为默认时长Ttimer*。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计时器启动时,设置计时器大小为默认时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计时器重启时且用户设备开始有数据传输的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时,设置计时器大小为默认时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将计时器重启时,用户设备开始有数据传输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根据Np,重新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时器级别为DRB级别、PDU会话级别和UE级别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户设备进入非活动状态的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包括:由gNB-CU-CP根据数据到达量,决策确定所述计时器的大小Ttimer为以下时长参数之一:最短时长Ttimer′、默认时长Ttimer*和最长时长Ttimer″,在所述确定的计时器大小与当前计时器的大小不一致时,向gNB-CU-UP发送消息“承载上下文更改请求”,所述消息包括所确定的所述计时器大小;gNB-CU-UP更新所述计时器大小,向gNB-CU-CP回复消息“承载上下文更改响应”信令;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由gNB-CU-UP向gNB-CU-CP发送消息“承载上下文非活动通知”;如果所述计时器为DRB级别,当所有“DRB的活动性”都为“非活动”时,gNB-CU-CP决策UE即将进入Inactive状态;如果所述计时器为PDU会话级别,当所有“PDU会话的活动性”都为“非活动”时,gNB-CU-CP决策UE即将进入Inactive状态;如果所述计时器为UE级别,当“UE的活动性”为“非活动”时,gNB-CU-CP决策UE即将进入Inactive状态;gNB-CU-CP决策UE即将进入Inactive状态后,向gNB-CU-UP发送“承载上下文更改请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UE刚接入小区且有业务到达时,gNB-CU-CP确定所述计时器级别决策,并将计时器大小设置为默认时长gNB-CU-CP向gNB-CU-UP发送消息“承载上下文建立请求”,所述消息携带所述计时器的参数大小和级别;gNB-CU-UP建立PDU会话和DRB以及所述计时器后,向gNB-CU-CP回复消息“承载上下文建立响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有新业务且建立新的PDU会话或DRB时,gNB-CU-CP确定新PDU会话或DRB级别的所述计时器的大小,向gNB-CU-UP发送消息“承载上下文更改请求”,所述消息包括要新建的PDU会话或DRB的信息以及所述计时器大小;gNB-CU-UP建立了新建的PDU会话或DRB后,向gNB-CU-CP回复消息“承载上下文更改响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时器的控制方法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户设备进入非活动状态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一种计算系统,包括:存储装置、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时器的控制方法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户设备进入非活动状态的方法。与采用默认的计时器大小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计时器大小的决策方案可以使UE提前进入Inactive状态,从而达到降低UE功耗的目的,同时可以防止非活动计时器超时后不久,由于有数据传输而导致计时器重启,以及UE进入Inactive状态后不久,由于有数据传输而导致UE状态的恢复,从而达到降低信令负荷与时延。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DRB级别的计时器工作过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PDU会话级别的计时器工作过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UE级别的计时器工作过程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onnected到Inactive状态转换场景A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onnected到Inactive状态转换场景B流程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onnected到Inactive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n步骤100:在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传输时,将所述计时器清零并重启,并根据数据包到达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计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0:在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传输时,将所述计时器清零并重启,并根据数据包到达量Np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其中所述计时器大小为以下时长参数之一:最短时长Ttimer′、默认时长Ttimer*和最长时长Ttimer″;
步骤200:当所计时长超过计时器所设定的大小Ttimer时,确定计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进入非活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00包括由核心网AMF对数据包到达量Np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Np为0时,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为最短计时器时长Ttimer′;
当Np大于等于预定的数据包到达量阈值时,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为最长计时器时长Ttimer″;
当Np在0和所述预定的数据包到达量阈值之间时,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为默认时长Ttime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计时器启动时,设置计时器大小为默认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计时器重启时且用户设备开始有数据传输的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时,设置计时器大小为默认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计时器重启时,用户设备开始有数据传输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根据Np,重新设置计时器大小Ttimer。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计时器级别为DRB级别、PDU会话级别和UE级别之一。


8.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户设备进入非活动状态的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包括:
由gNB-CU-CP根据数据到达量,决策确定所述计时器的大小Ttimer为以下时长参数之一:最短时长Ttimer′、默认时长Ttimer*和最长时长Ttimer″,在所述确定的计时器大小与当前计时器的大小不一致时,向gNB-CU-UP发送消息“承载上下文更改请求”,所述消息包括所确定的所述计时器大小;
gNB-C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雨袁春经田霖石晶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