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55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流量管理方法包括:从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获取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有剩余流量,并在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对终端的网络进行重定向,以供终端接收到网络请求时,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供终端接收到网络请求时,将网络请求发送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使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向终端返回预设页面,以避免用户由于忽略流量不足提醒消息导致流量使用量超出套餐范围,从而需要额外缴纳流量费用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终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可以通过访问网络使用智能终端中各种应用软件提供的服务,相应的,用户需要为访问网络所消耗的流量向运营商支付流量费用。一般情况下,用户通过购买套餐的方式享受运营商提供的流量服务。目前,运营商在套餐内的流量快用尽时通常通过短信提醒等方式告知用户剩余流量不足。但是,用户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忽略短信提醒,从而导致产生超出套餐的流量。而超出套餐的流量资费一般较高,用户需要为此额外支付大量费用,从而导致用户使用体验较差。因此,如何防止用户因忽略流量不足提醒消息导致流量使用量超出套餐范围,从而需要额外缴纳流量费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用户由于忽略流量不足提醒消息导致流量使用量超出套餐范围,从而需要额外缴纳流量费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流量管理方法,该流量管理方法包括:从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获取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有剩余流量;当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供终端接收到网络请求时,将网络请求发送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使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向终端返回预设页面。进一步地,从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获取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包括:获取终端的标识;基于终端的标识和当前客户端流量管理节点的签名信息生成第一请求消息;将第一请求消息发送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接收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返回的第一反馈消息,其中,第一反馈消息包括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且第一反馈消息为第一请求消息通过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验证之后返回的消息。进一步地,终端的标识包括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获取终端的标识,包括:通过终端的移动网络接口从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获取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进一步地,接收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返回的第一反馈消息,包括:接收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按照预设周期返回的第一反馈消息。进一步地,当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包括:根据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的网络配置信息生成第一接入网络配置信息;基于第一接入网络配置信息生成第一网络重定向请求;将第一网络重定向请求发送至终端的移动网络接口,以供移动网络接口将终端的当前网络配置信息修改为第一接入网络配置信息;接收移动网络接口返回的第一网络重定向反馈消息。进一步地,接收移动网络接口返回的第一网络重定向反馈消息之后,还包括:向终端发送无剩余流量提醒消息。进一步地,向终端发送无剩余流量提醒消息之后,还包括:接收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发送的终端续订流量消息;其中,终端续订流量消息为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为终端续订流量之后发送至当前客户端流量管理节点的消息;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可用网络。进一步地,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可用网络,包括:根据可用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生成第二接入网络配置信息;基于第二接入网络配置信息生成第二网络重定向请求;将第二网络重定向请求发送至移动网络接口,以供移动网络接口将终端当前的网络配置信息修改为第二接入网络配置信息。进一步地,当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之后,还包括:当到达预设的流量初始化计算时间节点时,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可用网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流量管理装置,该流量管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获取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有剩余流量;重定向模块,用于当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供终端接收到网络请求时,将网络请求发送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使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向终端返回预设页面。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提供的流量管理方法,从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获取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有剩余流量,并在根据流量状态信息判断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对终端的网络进行重定向,以供终端接收到网络请求时,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供终端接收到网络请求时,将网络请求发送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使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向终端返回预设页面,以避免用户由于忽略流量不足提醒消息导致流量使用量超出套餐范围,从而需要额外缴纳流量费用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管理场景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管理装置的原理框图。在附图中:501:获取模块502:判断模块503:重定向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互联网技术和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进入5G时代以后,人们更是希望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获取网络信息,享受网络服务。在这一过程中,终端需要依赖于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而网络服务是用户通过从运营商购买流量来获得的。一般情况下,用户通过订购套餐的方式从运营商获取流量以享受网络服务。目前,运营商在套餐内流量快用尽时通常通过短信提醒等方式告知用户剩余流量不足。但是,用户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忽略短信提醒,从而导致产生超出套餐的流量。而超出套餐的流量资费一般较高,用户需要为此额外支付大量费用,从而导致用户使用体验较差。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在判断出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直接将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可以防止用户的流量使用量超出套餐范围,有效避免用户缴纳超额流量费用,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管理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流量管理场景中,角色主体包括运营商流量管理系统、终端和可用网络。其中,运营商流量管理系统为运营商建设并管理的用于对用户的流量进行管理的系统,在前述描述中将其抽象为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终端为支持流量上网功能的个人终端,终端通过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流量可以与可用网络建立连接,从而享受网络服务;可用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从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获取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n根据所述流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有剩余流量;/n当根据所述流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将所述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供所述终端接收到网络请求时,将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使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向所述终端返回预设页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获取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流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有剩余流量;
当根据所述流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将所述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供所述终端接收到网络请求时,将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以使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向所述终端返回预设页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获取终端的流量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
基于所述终端的标识和当前客户端流量管理节点的签名信息生成第一请求消息;
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
接收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返回的第一反馈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所述流量状态信息,且所述第一反馈消息为所述第一请求消息通过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验证之后返回的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包括所述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所述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的移动网络接口从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获取所述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返回的第一反馈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按照预设周期返回的所述第一反馈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根据所述流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没有剩余流量时,将所述终端的网络重定向至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运营商流量管理节点的网络配置信息生成第一接入网络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配置信息生成第一网络重定向请求;
将所述第一网络重定向请求发送至所述终端的移动网络接口,以供所述移动网络接口将所述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琳鲁笛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