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海面漂流观测体的数据无损压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949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的无损压缩方法。一种应用于海面漂流观测体的数据无损压缩方法,包括:将时间数据、坐标数据、传感器测量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压缩完成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据进行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在保证数据无损的前提下对海面漂流观测体传输的数据压缩为原始数据大小的1/2至2/3左右,显著减少由海面漂流观测体数据传输带来的数据传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海面漂流观测体的数据无损压缩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数据的无损压缩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备受关注,国家和社会对海洋气象观测的技术需求也日显紧迫。海面漂流观测体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装备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海洋气象观测领域[1]。海面漂流观测体通常是一种小型海洋漂流浮标,具有自动采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自动定位与数据传输的功能。它可以在海洋中对表层海流进行大尺度测量与描绘。小型海洋漂流浮标属于一次性使用仪器并且体积小,便于投放[2]。小型海洋漂流浮标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可连续在海上工作几个月到两年,小型海洋漂流浮标工作期间在海上会产生大量数据和较高的数据传输成本。现有小型海洋漂流浮标数据压缩方法采用的方式是对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截取达到数据压缩的效果。该方法存在对于时间数据和坐标数据等数据重合度较高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压缩,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压缩时会损失传感器数据精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数据压缩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数据压缩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海面漂流观测体的数据无损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时间数据、坐标数据、传感器测量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压缩完成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时间数据的压缩方法为:/n设时间数据为(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海面漂流观测体的数据无损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时间数据、坐标数据、传感器测量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压缩完成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时间数据的压缩方法为:
设时间数据为(T0...TN),系统时间周期定义为Z,T0为初始时间,S为TN与TN-1之间的差值;
TN=N*Z+T0
S=TN-TN-1
取{S1,S2,......,SN}当中二进制位的最大值,计算二进制位数为tn,将{S1,S2,.....S.,N}的二进制位数均设置为tn;
时间数据压缩后传输格式为:
T0,S1,S2,S3,...,SN-1,S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面漂流观测体的数据无损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坐标数据的压缩方法为:
将采集到的经度数据映射到0°~360°,纬度数据映射到-90°~90°,得到映射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分别计算映射得到的经度和纬度的平均值JD0和WD0,则第N项的经纬度值为:
JDN=JD0+jN
WDN=WD0+wN
其中,jN为经度数据与平均值JD0的差值;wN为经度数据与平均值WD0的差值;
取{j1,j2,......,jN}当中二进制位数的最大值,计算二进制位数为jn,将所有{j1,j2,......,jN}的二进制位数均设置为jn;
取{w1,w2,......,wN}当中二进制位数的最大值,计算二进制位数为wn,将所有{w1,w2,......,wN}的二进制位数均设置为wn;
坐标数据压缩后的传输格式为:JD0,WD0,j1,w1,...,jN,w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面漂流观测体的数据无损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压缩方法包括:
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判断,若数据变化波动较大,采用非线性数据拟合的方法来压缩数据;若数据变化波动较小,则采用标准值的方法来压缩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海面漂流观测体的数据无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琦张琦吕明东邵远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