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束发送控制方法、装置及发送端
本申请属于波束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波束发送控制方法、装置及发送端。
技术介绍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前波束成型(beamforming)技术主要通过路由器和手机终端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等信息来得到终端所处的方向,但是在实际场景中,由于环境本身干扰和终端的移动,会导致路由器获取的CSI信息并不准确,或者存在一定的延时,导致终端的方向并不是准确的,这样会导致终端收到的波束并不是最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终端移动过程中方向会快速改变,因波束改变的速度跟不上会导致终端收到的信号降低而出现断线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发送控制方法、装置及发送端,能够解决由于环境本身干扰和接收端的移动,导致接收端收到的信号降低而出现断线等严重后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实现方式: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发送控制方法,应用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束发送控制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接收端发送的脉冲信号;/n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获取所述发送端的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位差;/n根据所述相位差,确定所述接收端相对于所述发送端的角度信息;/n根据所述角度信息,确定与所述角度信息对应的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天线的幅度和相位;/n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与所述第一天线的幅度和相位匹配的波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发送控制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接收端发送的脉冲信号;
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获取所述发送端的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位差;
根据所述相位差,确定所述接收端相对于所述发送端的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角度信息,确定与所述角度信息对应的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天线的幅度和相位;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与所述第一天线的幅度和相位匹配的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端具有两根第二天线时,所述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获取所述发送端的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位差,包括:
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获取发送端的两根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位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端具有大于或等于三根的第二天线时,所述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获取所述发送端的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位差,包括:
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获取发送端的每两根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位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相位差,确定所述接收端相对于所述发送端的角度信息,包括:
分别根据每两根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位差,获取与所述相位差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角度;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角度,确定接收端相对于发送端的角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为接收端的超宽带UWB模块发送的UWB脉冲信号。
5.一种波束发送控制装置,应用于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收端发送的脉冲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获取所述发送端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桂方,谷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