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数字对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讲系统
,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数字对讲系统。
技术介绍
在通信过程中由于密码被窃听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用户难以察觉,因此会继续使用原来的密码来处理重要信息的传输,这将导致重大的损失。但是,量子加密原理完全了改变这种格局,量子加密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来保护信息。这种原理可以被称为“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如果有人试图窃听量子系统,同时也将摧毁整个系统。在量子物理中,“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指出如果有人试图精确地侦测基本粒子的势能改变,他将无法获知粒子的位置改变,反之亦然。因此如果使用光去观测基本粒子,光粒子(光子)将会发生转向,从而不能找到粒子的位置信息,量子加密使用量子态作为加密、解密的密钥,其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神秘远距离活动”的理论,因此,针对目前对讲系统采用传统的加密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导致信息安全保密性不强的技术问题,如何研究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对讲通信系统从而保证通信的安全性以及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抗干扰性十分有意义。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数字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对讲终端和通信交换网关;/n所述通信对讲终端用于对讲信息传输,所述通信对讲终端包括对讲通信模块和加解密模块,所述对讲通信模块用于对发送的对讲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以及对接收的对讲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所述加解密模块用于根据量子密钥对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和对接收数据进行解密,并根据业务需要更换加解密算法;/n所述通信交换网关包括子网关模块、量子发生模块和量子密钥存储模块,所述子网关模块包括管理模块、量子密钥分发模块和量子探测模块,所述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对讲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密钥申请、注册、对讲信息传输传输的通信地址和通信参数;所述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数字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对讲终端和通信交换网关;
所述通信对讲终端用于对讲信息传输,所述通信对讲终端包括对讲通信模块和加解密模块,所述对讲通信模块用于对发送的对讲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以及对接收的对讲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所述加解密模块用于根据量子密钥对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和对接收数据进行解密,并根据业务需要更换加解密算法;
所述通信交换网关包括子网关模块、量子发生模块和量子密钥存储模块,所述子网关模块包括管理模块、量子密钥分发模块和量子探测模块,所述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对讲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密钥申请、注册、对讲信息传输传输的通信地址和通信参数;所述量子发生模块用于生成具有随机性的量子密钥;所述量子密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生成的量子密钥;所述量子密钥分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量子密钥存储模块存储的量子密钥分配给通信对讲终端的加解密模块,所述量子密钥分发模块与所述加解密模块之间形成量子通信信道,可通过量子纠缠操作完成量子密钥的传递和初始化,所述密钥只有通信双方持有,所述量子密钥分发模块采用线程同步技术保证数据在加密、解密过程中所使用的密钥是一一对应的;所述量子探测模块用于标定所述量子密钥分发模块中的量子密钥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加密的数字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通信模块包括数据编码模块、数字调制解调模块和选频模块,当发送对讲信息时,所述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将要输出的对讲信息进行编码压缩,然后由所述数字调制解调模块根据所述选频模块设定的频率对经过编码的对讲数据进行信号调制,由加解密模块加密后将信息发送出去;当接收对讲信息时,由所述加解密模块对接收信息进行解密,所述数字调制解调模块根据接收频率对接收的对讲数据进行信号解调,所述数据编码模块将经过解调的对讲信息进行解码,然后由音频输出模块输出,加解密模块与所述数字调制解调模块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加密的数字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包括调度管理平台和VPN服务器,所述调度管理平台与所述VPN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管理模块与通信组内的通信对讲终端之间形成通信信道,所述通信信道用于传输经过量子加密的密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加密的数字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探测模块包括单光子探测器电路,所述单光子探测器电路包括门脉冲发生器、电阻R1至电阻R10、电容C1至电容C3、三极管Q1、运放U1至运放U3、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保护二极管D1、D触发器U4和放电控制开关S1,所述门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2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负极并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正极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并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容C2并接在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