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电感可无级调节的超高速一体化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43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部电感可无级调节的超高速一体化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正常定子齿外增加一套电抗器的定转子,电抗器定子齿上缠绕线圈,固定在电机定子上,转子固定在机壳上且可通过机壳外部推进按钮来回滑动,以此来调节电抗器定子齿与转子齿之间的耦合面积,进一步改变磁路的磁导率,实现了内部电感可无级调节,从而可通过调节电感值的大小来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况,由此简化了电机的工作系统,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相比于传统外部串联电抗器来限制电机定子绕组电流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串联电感可任意调节电感值的大小且调节范围足够广。在保证电机工作安全性的基础上,还有着更加灵活、更适应于电机复杂多变的工作情况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电感可无级调节的超高速一体化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内部电感可无级调节的超高速一体化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重点工程的建设需要超高速电机的技术支撑,因此超高速电机成为了我国电工领域内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与传统电机相比,超高速电机体积小,没有减速结构与原动机直接相连,转动惯量小,因此具有节省材料、转速高、功率大、响应速度快、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可满足负载的高转速要求。但是,超高速电机转子转速高,定子绕组阻抗小,较易产生过大的定子绕组电流,影响电机性能。现有大多数方案是电机外部外接一个电抗器,通过电抗器电感增加电抗值从而增加电机系统总的阻抗值(Z=ωL+R,具体的:Z-阻抗,ω-电流角频率,R-电阻),将定子绕组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但是这种方法不够灵活,由于不可能对电机所有的工作情况无差别处理,因此要频繁的更换不同的电抗器应对各种工作情况,严重限制了电机的工作效率,还复杂化了整个电机工作系统。由超高速电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要求可知,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电感很小。从有利的一方面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部电感可无级调节的超高速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该超高速一体化电机从径向看依次为:中心部位为转轴(1),向外紧接着为转子(2),所述转子(2)外部为永磁体(3),接着是电机的定子齿(4)及定子绕组(5),然后是电抗器定子(6),所述电抗器定子(6)上缠绕着第一电感绕组(7);所述超高速一体化电机还包括可滑动按钮(10)、机壳(13),所述电抗器转子(8)与外部可滑动按钮(10)形成为一体;所述电抗器转子(8)通过滑轨结构固定在机壳(13)上,可滑动按钮(10)滑动时形成周向可滑动空间,所述电抗器定子(6)的齿与电抗器转子(8)的齿之间的耦合面积通过推动可滑动按钮(10)来调节;并且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电感可无级调节的超高速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该超高速一体化电机从径向看依次为:中心部位为转轴(1),向外紧接着为转子(2),所述转子(2)外部为永磁体(3),接着是电机的定子齿(4)及定子绕组(5),然后是电抗器定子(6),所述电抗器定子(6)上缠绕着第一电感绕组(7);所述超高速一体化电机还包括可滑动按钮(10)、机壳(13),所述电抗器转子(8)与外部可滑动按钮(10)形成为一体;所述电抗器转子(8)通过滑轨结构固定在机壳(13)上,可滑动按钮(10)滑动时形成周向可滑动空间,所述电抗器定子(6)的齿与电抗器转子(8)的齿之间的耦合面积通过推动可滑动按钮(10)来调节;并且所述电抗器转子(8)上缠绕着第二电感绕组(9);电抗器转子(8)、电抗器定子(6)分别为三个;电抗器转(8)与对应的电抗器定子(6)之间有毫米级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5)、第一电感绕组(7)与第二电感绕组(9)依次串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赵博聂聆聪鲁炳林李亚芳秦秀娟马同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