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434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7
马达单元,其具有: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轴;减速装置,其与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副轴齿轮;差动装置,其与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旋转的齿圈;壳体,其设置有收纳减速装置和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油,其积存于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这里,将沿着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和第2方向。马达轴线、中间轴线以及差动轴线沿第1方向延伸。副轴齿轮的下端部位于比齿圈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并浸于油。壳体具有:预滤箱,其位于比副轴齿轮靠上侧的位置,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重叠,在上侧开口;以及油滴引导件,其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重叠,通过副轴齿轮的第2方向的侧部,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预滤箱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单元。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正在进行驱动车辆的马达单元的开发。这样的马达单元有时为了提高齿轮的润滑性或者对马达进行冷却而在内部贮存有油。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构造:利用齿轮的旋转将积存在壳体的底部的油搅起,从而使油循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419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主要使用差速器齿圈将油搅起而使油循环。另外,为了利用差速器齿圈有效地将油搅起,将差速器齿圈的下端部配置于比其他齿轮靠下侧的位置。通常,为了确保有效的减速结构,使差速器齿圈的直径比其他齿轮大。在将差速器齿圈的下端部配置于比其他齿轮靠下侧的位置的情况下,差速器齿圈向下侧突出地配置,因此存在使马达单元整体的上下方向尺寸大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单元,能够在通过将副轴齿轮的下端部配置在比其他齿轮靠下侧的位置而使马达单元的上下方向尺寸小型化的同时利用副轴齿轮进行有效的搅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马达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n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n减速装置,其与所述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副轴齿轮;/n差动装置,其与所述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圈;/n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n油,其积存于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n将沿着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和第2方向,/n所述马达轴线、所述中间轴线以及所述差动轴线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n所述副轴齿轮的下端部位于比所述齿圈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并浸于所述油中,/n所述壳体具有:/n预滤箱,其位于比所述副轴齿轮靠上侧的位置,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2294;20190925 JP 2019-174583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
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
减速装置,其与所述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副轴齿轮;
差动装置,其与所述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圈;
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
油,其积存于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
将沿着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和第2方向,
所述马达轴线、所述中间轴线以及所述差动轴线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
所述副轴齿轮的下端部位于比所述齿圈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并浸于所述油中,
所述壳体具有:
预滤箱,其位于比所述副轴齿轮靠上侧的位置,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该预滤箱在上侧开口;以及
油滴引导件,其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通过所述副轴齿轮的第2方向的侧部,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所述预滤箱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油滴引导件具有:
弯曲部,其沿所述副轴齿轮的齿尖呈圆弧状弯曲并延伸;
直线部,其位于所述副轴齿轮的正上方,朝向所述预滤箱呈直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油滴引导件具有上端部位于所述预滤箱的开口的正上方的檐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液中引导件,该液中引导件的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在所述副轴齿轮的下侧沿所述副轴齿轮的齿尖呈圆弧状弯曲并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该马达单元具有压送所述油而使所述油循环的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圭吾高田响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