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断路器多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断路器内部元器件的布局不合理,使得断路器的规格较大无法适应较小空间的安装需求;二、现有断路器的短路保护机构的温升大,线组件生产成本高;三、现有断路器的过载保护机构在流过大电流时,温升太大;四、现有断路器的控制线路板的安装空间不足,不利于控制线路板的安装和设计;五、现有断路器没有可靠的工作状态检测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其内部布局合理,装配简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断路极电路;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a、上盖1-4a以及位于底座1-1a和上盖1-4a之间的第一隔板1-2a;所述断路极电路包括按钮机构2a、操作机构4a、触头机构和第一控制线路板5-1b,触头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动触头8-1a和静触头8-2a;所述按钮机构2a插置在壳体一端且与操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断路极电路;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a)、上盖(1-4a)以及位于底座(1-1a)和上盖(1-4a)之间的第一隔板(1-2a);所述断路极电路包括按钮机构(2a)、操作机构(4a)、触头机构和第一控制线路板(5-1b),触头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动触头(8-1a)和静触头(8-2a);所述按钮机构(2a)插置在壳体一端且与操作机构(4a)驱动相连,操作机构(4a)与动触头(8-1a)驱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4a)、触头机构设置在第一隔板(1-2a)上且位于第一隔板(1-2a)和上盖(1-4a)之间,第一控制线路板(5-1b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断路极电路;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a)、上盖(1-4a)以及位于底座(1-1a)和上盖(1-4a)之间的第一隔板(1-2a);所述断路极电路包括按钮机构(2a)、操作机构(4a)、触头机构和第一控制线路板(5-1b),触头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动触头(8-1a)和静触头(8-2a);所述按钮机构(2a)插置在壳体一端且与操作机构(4a)驱动相连,操作机构(4a)与动触头(8-1a)驱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4a)、触头机构设置在第一隔板(1-2a)上且位于第一隔板(1-2a)和上盖(1-4a)之间,第一控制线路板(5-1b)设置在底座(1-1a)和第一隔板(1-2a)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极电路还包括过载保护机构(7a),过载保护机构(7a)设置在第一隔板(1-2a)上且位于第一隔板(1-2a)和上盖(1-4a)之间,过载保护机构(7a)包括双金属片(7-1a)和驱动连杆(7-2a),第一隔板(1-2a)包括导轨结构(1-21a),驱动连杆(7-2a)一端与操作机构(4a)驱动相连,另一端与导轨结构(1-21a)配合且与双金属片(7-1a)一端驱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结构(1-21a)为设置在第一隔板(1-2a)上的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极电路还包括并排设置的短路保护机构(5a)和灭弧室(6a),短路保护机构(5a)和灭弧室(6a)分别设置在第一隔板(1-2a)上且均位于第一隔板(1-2a)和上盖(1-4a)之间;所述过载保护机构(7a)和操作机构(4a)并排设置在壳体中部,按钮机构(2a)和短路保护机构(5a)分别设置在操作机构(4a)两侧,灭弧室(6a)和过载保护机构(7a)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极电路还包括第一断路极接线端(3-1b)和断路极接线板(2b);所述静触头(8-2a)包括静触桥(8-21a)和设置在静触头(8-21a)上的静触点(8-20a);所述双金属片(7-1a)一端与静触桥(8-21a)相连,断路极接线板(2b)一端与第一断路极接线端(3-1b)相连,断路极接线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斌斌,杨安,卢科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