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932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设置于汽车控制面板上,包括:编码器组件,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均为中空筒体结构的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的外壁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外钮,所述外钮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一编码器转动;所述编码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硅胶按键,所述第一硅胶按键的顶面抵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内腔以相抵于所述外钮。将空调的温度模式/风量模式/吹风模式的切换和调节功能集中到外钮的操作上,极大的减小了功能按钮所占用控制面板的空间,节约了生产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按钮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空调作为一种汽车的重要功能部件,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控制开关的风量调节、温度调节、吹风模式功能等以及手动和auto模式的切换都是以独立开关的方式分开设置,这样就造成了轿车内开关的数量众多,轿车中控面板结构的复杂,为了布局众多的各类控制开关,会牺牲一定的车载内部空间。同时由于开关数量众多就必然会降低轿车的组装生产效率,使得成本上升,增加了制造难度。而且降低了轿车内饰的美观程度,体验感也比较差。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功能按钮分开设置,占用车载空间,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设置于汽车控制面板上,包括:编码器组件,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均为中空筒体结构的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编码器的内壁;所述第一编码器的外壁连接有周向固定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外钮,所述外钮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一编码器转动;所述编码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硅胶按键,所述第一硅胶按键的顶面抵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内腔以相抵于所述外钮,按压所述外钮时,所述第二支架向下挤压所述第一硅胶按键。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内底壁抵接有第二硅胶按键,所述第二硅胶按键的顶面连接有第二PCB板,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电连接,拉拔所述外钮时,所述第二支架向上挤压所述第二硅胶件。可选的,所述第一编码器的外壁设置有引导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引导槽宽度相匹配的引导柱,所述引导柱滑动连接于所述引导槽。可选的,所述外钮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可选的,包括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PCB板的信号引线,所述显示屏组件用于显示所述第一PCB板所传递的信息。可选的,所述编码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插脚,所述第一PCB板上与所述插脚对应位置设置有插孔,所述插脚焊接于所述插孔内。可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柱,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卡柱卡合连接于所述卡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的系统,包括空调和上述的汽车空调控制旋钮,所述汽车空调控制旋钮与所述空调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汽车空调控制旋钮的系统,包括:空调关闭时,短按所述外钮或在风量模式/温度模式时旋转所述外钮,空调开启,且显示屏组件显示当前选中模式的信息;空调关闭时,长按所述外钮N秒,空调开启;空调开启时,长按所述外钮N秒,空调关闭;空调开启时,短按所述外钮,依次切换至温度模式/风量模式/吹风模式,并旋转外钮以调节当前模式下量值大小。可选的,还包括:空调开启时,拉拔所述外钮,空调切换至自动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时,通过按压所述外钮,从而切换空调的工作模式至温度模式/风量模式/吹风模式中任一种,再旋转所述外钮,以调节当前模式下量值大小;将空调的温度模式/风量模式/吹风模式的切换和调节功能集中到外钮的操作上,极大的减小了功能按钮所占用控制面板的空间,节约了生产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部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编码器组件1、第一编码器11、第二编码器12、底座2、第一支架3、外钮4、第一PCB板5、第一硅胶按键6、第二支架7、第二硅胶按键8、第二PCB板9、引导槽111、引导柱31、第一卡接部41、第二卡接部32、显示屏组件10、信号引线101、插脚13、插孔51、卡柱2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设置于汽车的控制面板上,包括:编码器组件1,所述编码器组件1包括均为中空筒体结构的第一编码器11和第二编码器12,所述第一编码器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编码器12的内壁;所述第一编码器11的外壁连接有周向固定的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外钮4,所述外钮4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一编码器11转动;所述编码器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编码器组件1电连接的第一PCB板5,所述第一PCB板5上设置有第一硅胶按键6,所述第一硅胶按键6的顶面抵接有第二支架7,所述第二支架7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3的内腔以相抵于所述外钮4,按压所述外钮4时,所述第二支架7向下挤压所述第一硅胶按键6,并使所述第一PCB板5生成温度模式/风量模式/吹风模式中任一种的指令。工作时,通过按压所述外钮4,从而切换空调的工作模式至温度模式/风量模式/吹风模式中任一种,再旋转所述外钮4,以调节当前模式下量值大小;将空调的温度模式/风量模式/吹风模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设置于汽车控制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器组件(1),所述编码器组件(1)包括均为中空筒体结构的第一编码器(11)和第二编码器(12),所述第一编码器(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编码器(12)的内壁;/n所述第一编码器(11)的外壁连接有周向固定的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外钮(4),所述外钮(4)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一编码器(11)转动;/n所述编码器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PCB板(5),所述第一PCB板(5)上设置有第一硅胶按键(6),所述第一硅胶按键(6)的顶面抵接有第二支架(7),所述第二支架(7)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3)的内腔以相抵于所述外钮(4),按压所述外钮(4)时,所述第二支架(7)向下挤压所述第一硅胶按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旋钮,设置于汽车控制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器组件(1),所述编码器组件(1)包括均为中空筒体结构的第一编码器(11)和第二编码器(12),所述第一编码器(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编码器(12)的内壁;
所述第一编码器(11)的外壁连接有周向固定的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的顶端卡合连接有外钮(4),所述外钮(4)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一编码器(11)转动;
所述编码器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PCB板(5),所述第一PCB板(5)上设置有第一硅胶按键(6),所述第一硅胶按键(6)的顶面抵接有第二支架(7),所述第二支架(7)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3)的内腔以相抵于所述外钮(4),按压所述外钮(4)时,所述第二支架(7)向下挤压所述第一硅胶按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7)的内底壁抵接有第二硅胶按键(8),所述第二硅胶按键(8)的顶面连接有第二PCB板(9),所述第二PCB板(9)与所述第一PCB板(5)电连接,拉拔所述外钮(4)时,所述第二支架(7)向上挤压所述第二硅胶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器(11)的外壁设置有引导槽(111),所述第一支架(3)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引导槽(111)宽度相匹配的引导柱(31),所述引导柱(31)滑动连接于所述引导槽(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钮(4)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接部(41),所述第一支架(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2),所述第一卡接部(41)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金镳苏朝晖欧阳昌雄邱万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