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恺纮专利>正文

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32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线圈模块包括第一磁性单元、第二磁性单元、绞线单元、缠线单元以及包线单元。第二磁性单元对应于第一磁性单元。绞线单元包括第一绞单线件、第二绞单线件以及第三绞单线件,第一绞单线件、第二绞单线件与第三绞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一磁性单元。缠线单元包括第一缠单线件、第二缠单线件以及第三缠单线件,第一缠单线件、第二缠单线件与第三缠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一磁性单元。包线单元与第三绞单线件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三缠单线件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二磁性单元。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可降低信号的传输损耗以及优化信号传输时对串音干扰的抵抗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损耗低的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
技术介绍
各种电子装置(如个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等)通过局部区域网络来相互连接,以彼此传递及接收数据。这些电子装置所使用的网络连接器,具有一变压器,用以阻隔噪音干扰、增加数据的传输距离等。目前的变压器大多由磁芯与多条绕线所构成,应用于高速传输网络(例如2.5G、5G、10Gbps)时,容易造成较大的信号损失、衰减等缺失,而无法满足高速网络的性能要求。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升变压器的传输效率,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本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失。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圈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n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磁性单元;/n至少一个绞线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绞线单元包括第一绞单线件、第二绞单线件以及第三绞单线件,所述第一绞单线件、所述第二绞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磁性单元;/n至少一个缠线单元,至少一所述缠线单元包括第一缠单线件、第二缠单线件以及第三缠单线件,所述第一缠单线件、所述第二缠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以及/n至少一个包线单元,至少一个所述包线单元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另一部分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
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磁性单元;
至少一个绞线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绞线单元包括第一绞单线件、第二绞单线件以及第三绞单线件,所述第一绞单线件、所述第二绞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磁性单元;
至少一个缠线单元,至少一所述缠线单元包括第一缠单线件、第二缠单线件以及第三缠单线件,所述第一缠单线件、所述第二缠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以及
至少一个包线单元,至少一个所述包线单元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另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单线件包括第一绞线前段部、第一绞线中段部以及第一绞线后段部,所述第二绞单线件包括第二绞线前段部、第二绞线中段部以及第二绞线后段部,所述第三绞单线件包括第三绞线前段部、第三绞线中段部以及第三绞线后段部;其中,所述第一缠单线件包括第一缠线前段部、第一缠线中段部以及第一缠线后段部,所述第二缠单线件包括第二缠线前段部、第二缠线中段部以及第二缠线后段部,所述第三缠单线件包括第三缠线前段部、第三缠线中段部以及第三缠线后段部;其中,所述第一绞线中段部、所述第二绞线中段部与所述第三绞线中段部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且所述第一缠线中段部、所述第二缠线中段部与所述第三缠线中段部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线前段部、所述第一缠线前段部、所述第二绞线后段部以及第二缠线后段部彼此相绞,所述第一绞线后段部与所述第一缠线后段部彼此相绞,所述第二绞线前段部与所述第二缠线前段部彼此相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绞线中段部包括绞线前中区段以及绞线后中区段,所述第一绞线中段部、所述第二绞线中段部与所述绞线前中区段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其中,所述第三缠线中段部包括缠线前中区段以及缠线后中区段,所述第一缠线中段部、所述第二缠线中段部与所述缠线后中区段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包线单元包括包线前段部、包线中段部以及包线后段部,所述包线中段部、所述绞线后中区段与所述缠线前中区段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且所述包线后段部、所述第三绞线前段部与所述第三缠线后段部彼此相绞且形成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相互平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相互垂直、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倾斜地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倾斜地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


6.一种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具有容置空间以及多个接点部;以及
至少一个线圈模块,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模块位于所述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均
申请(专利权)人:张恺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