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三维场景下快速加载大数据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9257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GIS三维场景下快速加载大数据量的方法,包括以下:在生产端获取CIM场景内的对象空间,利用空间划分八叉编码规则为对象空间编码,形成对象空间的八叉树;所述八叉树将对象空间外轮廓的外接正方体划分为多个子空间;将所述八叉树压缩并存储为CIM场景模型数据;在应用端调取所述CIM场景模型数据,按照空间划分八叉编码规则,对所述CIM场景模型数据反解码,得到反解码后的八叉树;获取相机位置坐标,根据对象空间外轮廓的外接正方体位置坐标进行相机与外接正方体的相对位置快速定位,并利用反解码后的八叉树,区分室内数据和室外数据,完成对象空间的快速加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是:极大提升了CIM场景内对象空间的加载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IS三维场景下快速加载大数据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数据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IS三维场景下快速加载大数据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CIM数据越来越多的应用在GIS三维场景中,CIM场景的大数据量,对各三维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小范围内的高密度、内部数据的精细化等特性,在CIM场景中,存在大量的室内外数据,如果不通过有效手段调度管理,效率会非常低。在优化的办法中,区分室内外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室外的时候,调度三维模型轮廓,进入到某一栋,则只调度该栋内部的数据,内存不足的情况下,删除外部数据;内存足够且反复内外切换,则可维持不变。一般在数据端,可以拆分数据的室内室外,之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在应用时区分调度室内或者室外的时机了。当前主流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但是基本都集中在应用时做判断:第一种不做区分,统一用距离判断。在接近有室内数据的对象时,距离小于设定值时,触发室内数据的加载。这种方法导致冗余数据较多,很多看不到的数据都被调度出来了。或者有时候无法驱动出室内数据。在数据量大的场景下,导致应用非常卡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IS三维场景下快速加载大数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01:在生产端获取CIM场景内的对象空间,利用空间划分八叉编码规则为所述对象空间编码,形成对象空间的八叉树;/n所述生产端,指编码所述对象空间的设备终端;/n所述对象空间,由外轮廓和外轮廓的外接正方体组成;所述外接正方体的空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外轮廓的空间;所述外轮廓的内部为场景室内数据,所述外轮廓的外部为场景室外数据;/nS102:将所述八叉树压缩并存储为CIM场景模型数据;/nS103:在应用端调取所述CIM场景模型数据,按照空间划分八叉编码规则,对所述CIM场景模型数据反解码,得到反解码后的八叉树;/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IS三维场景下快速加载大数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生产端获取CIM场景内的对象空间,利用空间划分八叉编码规则为所述对象空间编码,形成对象空间的八叉树;
所述生产端,指编码所述对象空间的设备终端;
所述对象空间,由外轮廓和外轮廓的外接正方体组成;所述外接正方体的空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外轮廓的空间;所述外轮廓的内部为场景室内数据,所述外轮廓的外部为场景室外数据;
S102:将所述八叉树压缩并存储为CIM场景模型数据;
S103:在应用端调取所述CIM场景模型数据,按照空间划分八叉编码规则,对所述CIM场景模型数据反解码,得到反解码后的八叉树;
所述应用端,指读取编码后的所述对象空间的设备终端;
S104:获取相机中心位置坐标,所述相机,用于加载所述对象空间;根据外接正方体中心位置坐标与相机中心位置坐标,进行相机与外接正方体的相对位置快速定位;当相机移动至所述外接正方体的空间内时,根据反解码后的八叉树,判断相机当前所处空间为室内数据或室外数据,从而完成所述对象空间的快速加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三维场景下快速加载大数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具体为:
S201:获取对象空间外轮廓的外接正方体;
S202:将所述外接正方体编号,并将所述外接正方体细分为8个子空间,同时对子空间也进行编号;
S203:判断子空间与外轮廓的包含情况,并标记子空间,形成八叉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GIS三维场景下快速加载大数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3中,标记子空间具体规则为:
如果外轮廓与子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圆张立程方贺楷锴关亚青刘燕茹胡徽成邓贝刘胜超毛玉茹晨风
申请(专利权)人: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