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互联网支付技术领域的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所述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运行步骤:S1:通过第三方业务系统经互联网发起移动移动支付请求,通过普通聚合支付系统提供基于https的REST接口,将移动支付请求发送到智能支付路由后,由智能支付路由发起移动支付,并选择移动支付渠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在实际的支付过程中自动规划出最合适的移动支付渠道,优化移动支付流程,加入多渠道智能支付路由,实现系统在不同条件和场景下自动适配渠道完成支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支付
,具体为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各类移动第三方支付平台相继出现,为适应各种第三方平台的技术,聚合支付系统也应运而生。但市场现有的聚合支付系统只提供基础的支付能力,在使用时,提供统一开放的REST接口,在接收到移动支付请求后,根据调用方在系统的默认渠道配置(接口中指明),调用相应的第三方支付接口发起移动支付,但此种支付方法的支付流程较为繁琐,并且支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较差,支付风险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所述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运行步骤:S1:通过第三方业务系统经互联网发起移动移动支付请求,通过普通聚合支付系统提供基于https的REST接口;S2:将移动支付请求发送到智能支付路由后,由智能支付路由发起移动支付,并选择移动支付渠道。优选的,所述智能支付路由系统核心由移动支付渠道配置、路由规则设置和支付决策引擎组成,所述智能支付路由系统搭配监控统计与渠道适配器,实现自适应的多渠道决策的移动支付方式。优选的,所述移动支付渠道配置主要负责将商户的可用移动支付渠道信息配置到渠道配置中心,所述移动支付渠道配置中可用渠道的获取则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或者各大商业银行签署线下商务合作完成。优选的,所述第三方支付直连渠道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等,间连渠道或收单机构包括具有法定收单资质的商业机构提供渠道支付接口或聚合支付接口,银行渠道包括各大商业银行提供银行移动支付接口。优选的,所述移动支付渠道配置的基础渠道信息包含但不限于第三方提供的商户号、机构号、密钥、加密证书、加密方式、费率、技术方式等。优选的,所述路由规则设置主要负责支付决策者对各种条件下的支付决策做规则设置,把实际商业场景下的业务逻辑思维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机器规则,所述路由规则设置主要包括默认渠道配置、支付特征规则和风险控制规则。优选的,所述默认渠道配置作为最基础的移动支付渠道配置,保证交易能在不使用智能路由时能正常进行,所述支付特征规则包含支付所在商户门店、提交支付的终端设备、选择的移动支付方式(微信or支付宝等)、产生支付交易的业务场景、提交支付的特殊标签等规则,所述风险控制规则包含支付金额范围约束、每小时/日/周/月的交易总额控制、日/月的交易总量控制、交易时间段控制(可多个)、交易发生地理空间控制(交易时能获取到的GPS信息)等控制规则。优选的,所述智能支付路由将渠道配置和路由规则加载至支付决策引擎的配置缓存,通过路由决策策略算法、规则模型、打分策略、轮询算法等,选择出支付的渠道配置器,从而发起移动支付,为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控制风险,需配以风险监控和分布式锁等辅助功能。优选的,所述配置缓存加载渠道配置和路由规则,所述规则模型将路由规则转化为计算机建模,所述路由决策策略算法根据当前交易的各项参数,结合路由规则建模,进行交易决策、统计决策、业务场景决策、频率控制决策、安全决策、风控决策,自动选取合适的渠道列表。选取移动支付渠道的决策,可能因各种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述打分策略根据路由决策中的各项指标给渠道打分,按分数由高至低排列渠道列表,所述轮询算法在排除风险的情况下,如果遇到打分相同的多个渠道,合理分配其中一个移动支付渠道,所述监控统计实时监控各渠道的可用情况,统计异常交易数量,并实现渠道动态上下线,所述所述分布式锁确保在分布式情况下交易的唯一性,所述渠道适配器组为各种移动支付渠道均提供其系统相应的支付接口,每个渠道创建一个渠道适配器,目的在于适配各渠道的参数和技术规范。优选的,所述轮询算法包括随机轮询、依次轮询和哈希轮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系统是跨平台、跨语言,接入层提供基于https的REST接口,系统核心由移动支付渠道配置、路由规则设置、支付决策引擎组成,搭配监控统计与渠道适配器,实现自适应的多渠道决策的移动支付方式;2、在支付环节引入“路由”概念,旨在对相同类型的移动支付交易,按不同的支付规则自动选择移动支付渠道,并且保证支付过程的灵活性、安全性和零风险,支付调用方(发起方)无感知,支付决策者(一般为商户支付服务商或商户本身)只需录入签约的移动支付渠道(或收单机构),按业务需要配置路由规则,系统将会在实际的支付过程中自动规划出最合适的移动支付渠道,优化移动支付流程,加入多渠道智能支付路由,实现系统在不同条件和场景下自动适配渠道完成支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运行步骤:S1:通过第三方业务系统经互联网发起移动移动支付请求,通过普通聚合支付系统提供基于https的REST接口;S2:将移动支付请求发送到智能支付路由,智能支付路由系统核心由移动支付渠道配置、路由规则设置和支付决策引擎组成,智能支付路由系统搭配监控统计与渠道适配器,实现自适应的多渠道决策的移动支付方式。S3:通过智能支付路由内移动支付渠道配置主要负责将商户的可用移动支付渠道信息配置到渠道配置中心,移动支付渠道配置中可用渠道的获取则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或者各大商业银行签署线下商务合作完成,其中第三方支付直连渠道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等,间连渠道或收单机构包括具有法定收单资质的商业机构提供渠道支付接口或聚合支付接口,银行渠道包括各大商业银行提供银行移动支付接口,并且移动支付渠道配置的基础渠道信息包含但不限于第三方提供的商户号、机构号、密钥、加密证书、加密方式、费率、技术方式等;S4:再通过智能支付路由内路由规则设置主要负责支付决策者对各种条件下的支付决策做规则设置,把实际商业场景下的业务逻辑思维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机器规则,路由规则设置主要包括默认渠道配置、支付特征规则和风险控制规则,通过默认渠道配置作为最基础的移动支付渠道配置,保证交易能在不使用智能路由时能正常进行,同时支付特征规则对支付所在商户门店、提交支付的终端设备、选择的移动支付方式(微信or支付宝等)、产生支付交易的业务场景、提交支付的特殊标签等规则进行限定,再通过风险控制规则对支付金额范围约束、每小时/日/周/月的交易总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运行步骤:/nS1:通过第三方业务系统经互联网发起移动移动支付请求,通过普通聚合支付系统提供基于https的REST接口;/nS2:将移动支付请求发送到智能支付路由后,由智能支付路由发起移动支付,并选择移动支付渠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运行步骤:
S1:通过第三方业务系统经互联网发起移动移动支付请求,通过普通聚合支付系统提供基于https的REST接口;
S2:将移动支付请求发送到智能支付路由后,由智能支付路由发起移动支付,并选择移动支付渠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支付路由系统核心由移动支付渠道配置、路由规则设置和支付决策引擎组成,所述智能支付路由系统搭配监控统计与渠道适配器,实现自适应的多渠道决策的移动支付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付渠道配置主要负责将商户的可用移动支付渠道信息配置到渠道配置中心,所述移动支付渠道配置中可用渠道的获取则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或者各大商业银行签署线下商务合作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支付直连渠道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等,间连渠道或收单机构包括具有法定收单资质的商业机构提供渠道支付接口或聚合支付接口,银行渠道包括各大商业银行提供银行移动支付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付渠道配置的基础渠道信息包含但不限于第三方提供的商户号、机构号、密钥、加密证书、加密方式、费率、技术方式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规则设置主要负责支付决策者对各种条件下的支付决策做规则设置,把实际商业场景下的业务逻辑思维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机器规则,所述路由规则设置主要包括默认渠道配置、支付特征规则和风险控制规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渠道决策的聚合支付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咏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酷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