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表格展示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9194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表格展示系统及其方法,是针对现有同类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操作性、技术性、专业性欠佳,以及建模后的评价报告投影展示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如下:由产品的生产单位提出申请,委托标准化组织,对产品标准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受托方的标准化组织,将产品标准与对应的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国内标准进行比对分析,并且就标准的符合性、时效性进行相关标准检索,形成评价意见,并组织专家对产品标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由标准化组织会出具标准水平评价报告,上述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的表格通过表格展示系统投影展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表格展示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标准水平评价模型,特别是一种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表格展示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可见,标准是指由技术规范或其他明确的准则所组成被用作规则、指南或特征的定义的文件,其目的是要求产品、工艺及服务等达到一定的要求。标准按以下方法分类:(1)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划分为:a)国际标准;b)区域标准;c)国家标准;d)行业标准;e)地方标准;f)企业标准。我国的标准则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种。(2)按照标准化对象特征,标准划分为:a)技术标准;b)管理标准;c)工作标准。标准水平是指标准中规定的各条款的综合水平,标准水平通过符合该标准的标准化对象的综合水平得到体现,标准水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标准水平具有明显的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水平会发生变化;其次,一项标准的标准水平是和其他相关水平相互比较后得出的。标准水平划分为以下七种:a)国际先进;b)国际一般;c)国内先进;d)国内一般;e)省内先进;f)省内一般;g)其他。标准水平评价是对标准中规定的各条款综合水平进行评价,标准水平评价按以下评价范围分类:a)仅做指标比对评价,不做技术可行性评价;b)既做指标比对评价,又做技术可行性评价;c)全面(指标、技术可行性、效益等)评价。标准水平评价方法是指对标准进行标准水平评价时采用的方法,准水平评价方法按以下方法分类:(1)按评价组织形式,将标准水平评价方法分为:a)单一专家评价;b)专家组评价;c)技术机构评价。(2)按判定方法,将标准水平评价方法分为:a)直接判定法(即直接引用权威部门或机构的评价结果);b)比对分析判定法。对标准进行科学客观的标准水平分析评价,能让政府、企业真实地了解所施行标准的水平在国际国内所处的地位,看到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及时制修订标准或选择好要施行的标准,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目前缺少此类表述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较难科学地推广和应用,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公认的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表格展示系统及其方法,使其主要解决现有同类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操作性、技术性、专业性欠佳,较难实际应用和推广,以及建模后的评价报告投影展示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该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如下:由产品的生产单位提出申请,委托标准化组织,对产品标准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受托方的标准化组织,将产品标准与对应的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国内标准进行比对分析,并且就标准的符合性、时效性进行相关标准检索,形成评价意见,并组织科研、学术、生产、质检行业的专家,对产品标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标准水平评价工作完成后,标准化组织会为委托单位出具标准水平评价报告;其特征在于该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评价原则的确定、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流程的确定、评价准则的确定和评价报告的编制;所述评价原则遵循保密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所述评价内容的技术标准包括:对产品标准,a)性能参数,包括技术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耗、寿命的比对分析;b)功能比对分析;c)试验方法比对分析;d)技术可行性分析;e)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对工艺技术标准,a)科学性、合理性比对分析;b)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对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a)科学性、合理性比对分析,包括方法是否切实可行;b)对其原理、仪器、设备等进行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内容的管理标准包括:a)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比对分析;b)管理方法的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内容的工作标准包括:a)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比对分析;b)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流程包括评价需提交材料流程、评价需求分析并确认流程、信息校核流程、标准分析流程、报告审核流程;所述评价准则的标准水平分为国际先进、国际一般、国内先进、国内一般、省内先进、省内一般和其他七种,最后,制作评价报告的表格和结论送达受托方,评价报告的表格通过投影仪在展示架上投影显示。该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是一种既适合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又适合于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标准水平评价方法,实用性强、操作性强、技术性强、专业性强,具体到标准水平的分等分级,提出了更为先进、合理、具体的评价准则,使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所述评价内容的技术标准主要对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文件,即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是由一系列具有技术支撑作用的技术标准来制造完成。上述常见技术标准包括产品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检验验收方法技术标准,产品技术标准包括:a)性能参数(技术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耗、寿命等)比对分析;b)功能比对分析;c)试验方法比对分析;d)技术可行性分析(有要求时才做);e)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工艺技术标准包括:a)科学性、合理性比对分析;b)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检验验收方法技术标准包括:a)科学性、合理性比对分析,包括方法是否切实可行;b)对其原理、仪器、设备等进行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内容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经营或行政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上述管理标准的评价内容包括:a)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比对分析;b)管理方法的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需求分析并确认流程的工作内容为:分析具体标准的评价要求和目的,确认是否满足评价要求,标准分析的工作内容包括:a)对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标准的有效性情况、标准的自主创新情况、自主创新成果融入到标准的程度、技术可行性情况、标准的实施情况及争议情况,提出综合分析评价的初步意见,填写备注栏;b)确定比对标准,进行主要指标比对,提出标准比对结果的初步结论。所述评价报告的编制中标准水平的评价方法包括概要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直接判定法、比对分析判定法、分数加权分、统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评判法,通过主要指标内容比对,判断标准主要指标的先进性,指标比对结果分为“低于”、“达到”、“超过”三个等次;通过对标准全部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标准比对结果分为以下五个等次:a)差距较大:标准有主要指标低于比对标准;b)接近:标准主要指标均达到比对标准,同时有非主要指标低于比对标准;c)达到:标准所有的指标均达到比对标准;d)个别主要指标超过:标准所有的指标均达到比对标准,同时有50%或不足50%主要指标超过比对标准;e)多数主要指标超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该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如下:由产品的生产单位提出申请,委托标准化组织,对产品标准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受托方的标准化组织,将产品标准与对应的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国内标准进行比对分析,并且就标准的符合性、时效性进行相关标准检索,形成评价意见,并组织科研、学术、生产、质检行业的专家,对产品标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标准水平评价工作完成后,标准化组织会为委托单位出具标准水平评价报告;其特征在于该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评价原则的确定、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流程的确定、评价准则的确定和评价报告的编制;所述评价原则遵循保密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所述评价内容的技术标准包括:对产品标准,a)性能参数,包括技术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耗、寿命的比对分析;b)功能比对分析;c)试验方法比对分析;d)技术可行性分析;e)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对工艺技术标准,a)科学性、合理性比对分析;b)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对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a)科学性、合理性比对分析,包括方法是否切实可行;b)对其原理、仪器、设备等进行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内容的管理标准包括:a)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比对分析;b)管理方法的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内容的工作标准包括:a)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比对分析;b)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流程包括评价需提交材料流程、评价需求分析并确认流程、信息校核流程、标准分析流程、报告审核流程;所述评价准则的标准水平分为国际先进、国际一般、国内先进、国内一般、省内先进、省内一般和其他七种,最后,制作评价报告的表格和结论送达受托方,评价报告的表格通过投影仪在展示架上投影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该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如下:由产品的生产单位提出申请,委托标准化组织,对产品标准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受托方的标准化组织,将产品标准与对应的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国内标准进行比对分析,并且就标准的符合性、时效性进行相关标准检索,形成评价意见,并组织科研、学术、生产、质检行业的专家,对产品标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标准水平评价工作完成后,标准化组织会为委托单位出具标准水平评价报告;其特征在于该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评价原则的确定、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流程的确定、评价准则的确定和评价报告的编制;所述评价原则遵循保密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所述评价内容的技术标准包括:对产品标准,a)性能参数,包括技术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耗、寿命的比对分析;b)功能比对分析;c)试验方法比对分析;d)技术可行性分析;e)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对工艺技术标准,a)科学性、合理性比对分析;b)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对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a)科学性、合理性比对分析,包括方法是否切实可行;b)对其原理、仪器、设备等进行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内容的管理标准包括:a)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比对分析;b)管理方法的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内容的工作标准包括:a)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比对分析;b)先进性比对分析;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所述评价流程包括评价需提交材料流程、评价需求分析并确认流程、信息校核流程、标准分析流程、报告审核流程;所述评价准则的标准水平分为国际先进、国际一般、国内先进、国内一般、省内先进、省内一般和其他七种,最后,制作评价报告的表格和结论送达受托方,评价报告的表格通过投影仪在展示架上投影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内容的技术标准主要对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文件,即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是由一系列具有技术支撑作用的技术标准来制造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内容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经营或行政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需求分析并确认流程的工作内容为:分析具体标准的评价要求和目的,确认是否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智辉徐湛王贺珍彭冕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