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919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上的逐基杆塔的各个防雷参数;基于所述输电线路的走廊地闪历年数据和所述各个防雷参数,计算所述逐基杆塔的雷击跳闸率;基于所述雷击跳闸率确定所述逐基杆塔上所需要装设的N支避雷器;基于所述逐基杆塔的形态特征与所处地形特征,对所述N支避雷器中每一支避雷器的安装位置进行规划。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结合输电线路上的逐基杆塔的雷击跳闸率、形态特征和所处地形特征,有侧重性地对逐基杆塔的避雷器安装位置进行有效规划,可保证较优的技术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地区的雷击跳闸数量可占到输电线路总跳闸数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线路型避雷器已被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中,可有效防止安装相发生雷击故障,然而其保护范围有限,仅能保证对安装相的可靠保护,对于同基杆塔及邻近杆塔上其它未安装避雷器的位置往往无法起到防雷作用。考虑到技术经济性问题,技术人员一般不会提倡对输电线路上的所有杆塔全相安装避雷器,如何有侧重性地选择线路型避雷器的安装位置,是本专利技术所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及系统,通过结合输电线路上的逐基杆塔的雷击跳闸率、形态特征和所处地形特征,有侧重性地对逐基杆塔的避雷器安装位置进行有效规划,可保证较优的技术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输电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输电线路上的逐基杆塔的各个防雷参数;/n基于所述输电线路的走廊地闪历年数据和所述各个防雷参数,计算所述逐基杆塔的雷击跳闸率;/n基于所述雷击跳闸率确定所述逐基杆塔上所需要装设的N支避雷器;/n基于所述逐基杆塔的形态特征与所处地形特征,对所述N支避雷器中每一支避雷器的安装位置进行规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输电线路上的逐基杆塔的各个防雷参数;
基于所述输电线路的走廊地闪历年数据和所述各个防雷参数,计算所述逐基杆塔的雷击跳闸率;
基于所述雷击跳闸率确定所述逐基杆塔上所需要装设的N支避雷器;
基于所述逐基杆塔的形态特征与所处地形特征,对所述N支避雷器中每一支避雷器的安装位置进行规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基杆塔的各个防雷参数包括:反击耐雷水平、击杆率、绕击耐雷水平、绕击率、建弧率和等效受雷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击耐雷水平I1为:



所述绕击耐雷水平I2为:



所述建弧率η为:
η=(4.5E0.75-14)×10-2
所述等效受雷面面积A为:



其中,U50%为杆塔绝缘子的50%冲击放电电压,k为导线与避雷线之间的耦合系数,β为杆塔分流系数,Ri为杆塔冲击接地电阻,ha为横担对地高度,ht为杆塔高度,Lt为杆塔电感,hg为避雷线对地高度,hc为导线平均高度,k0为导线与避雷线之间的几何耦合系数,E为杆塔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梯度,b为两根避雷线之间的距离,f为避雷线的弧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基杆塔的雷击跳闸率D为:
D=(N1g+N2Pa)η
其中,N1为幅值超过所述反击耐雷水平I1的年平均地闪数量,N2为幅值超过所述绕击耐雷水平I2的年平均地闪数量,且所述幅值为所述走廊地闪历年数据中落在所述等效受雷面面积A范围内的各个数据幅值,g为所述击杆率,Pa为所述绕击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避雷器位置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雷击跳闸率确定所述逐基杆塔上所需要装设的N支避雷器包括:
基于杆塔雷害风险等级标准,通过所述雷击跳闸率确定所述逐基杆塔的当前雷害风险等级;
基于所述逐基杆塔的历史雷击跳闸记录和所述当前雷害风险等级,获取所述逐基杆塔上所需要装设的避雷器数量为N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圣超崔志美黄锋陈曦莫枝阅覃秀君俸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