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角膜塑形镜销售方法与角膜塑形镜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角膜塑形镜销售方法与角膜塑形镜组件。
技术介绍
近视是人类最常见的眼部病症,我国的近视患病人数已达4亿。而高度近视患者在将来就业和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日常生活和运动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高度近视不适宜做眼部手术,效果不佳并且对角膜本身有一定的危害。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变弱,随着眼部晶状体逐渐纤维硬化,睫状肌逐渐麻痹,人眼无法有效调节眼球的形状,只能通过调节眼睛与所视物体的距离才能看清楚,看近处的物体时必须移远,这时眼睛的屈光状态称为老视。目前老视眼主要通过外戴眼镜、佩戴多焦隐形眼镜、手术等方式解决。外戴老视镜或日间配戴的隐形眼镜等方式在便捷、矫正效果、矫正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手术主要分为角膜老视手术、晶体和巩膜老视手术。角膜老视手术主要包括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内植入物、飞秒激光角膜成形术、准分子激光矫正老视;趋光性晶体置换术,即为多焦晶体置换手术,手术后眼内并发症较多;飞秒激光晶体软化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n制造用于佩戴者的同一患眼的2个以上的塑形镜片,所述2个以上的塑形镜片间的结构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造用于佩戴者的同一患眼的2个以上的塑形镜片,所述2个以上的塑形镜片间的结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形镜片具有在佩戴时面向患眼角膜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位于中央的基弧区,
所述2个以上的塑形镜片间的所述基弧区的结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以上的塑形镜片间的所述基弧区的曲率半径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以上的塑形镜片包括至少2个近视塑形镜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2个近视塑形镜片中,参数相近的相邻塑形镜片的目标塑形屈光度的差值为0.5D~4D、1D~3.5D或者1.5D~3D,
其中,所述目标塑形屈光度是指佩戴所述塑形镜片使所述患眼预定达成的目标屈光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以上的塑形镜片包括近视塑形镜片与近视-老视塑形镜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佩戴所述近视塑形镜片使所述患眼预定实现的以屈光度表征的远视力值小于佩戴所述近视-老视塑形镜片给所述患眼提供的老视矫正视力附加屈光度值或实质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得佩戴者的所述患眼的通过塑形预定最终获得的最终目标塑形屈光度以及介于所述患眼的塑形前的初始屈光度与所述最终目标塑形屈光度之间的至少1个中间目标塑形屈光度,
根据所述最终目标塑形屈光度与所述中间目标塑形屈光度分别制造不同的塑形镜片。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患眼为高度近视或者高度近视-老视。
10.一种角膜塑形镜销售方法,所述塑形镜片具有在佩戴时面向患眼角膜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位于中央的基弧区,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序:
取得佩戴者的患眼在塑形前的初始屈光度与通过塑形预定最终获得的最终目标塑形屈光度;
根据所述初始屈光度与所述最终目标塑形屈光度确定介于所述初始屈光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曌,解江冰,
申请(专利权)人: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