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状态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94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状态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电压检测单元、恒流源、开关控制单元以及负载通断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外接口处的电压,并将检测值输出至控制单元;恒流源用于开启后向对外接口提供恒定电流;负载通断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将内部电路与对外接口之间连接或断开;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恒流源以及负载通断单元工作。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保证电子设备不损坏的前提下对电子设备的对外接口状态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既能保护电子设备不损坏,又能准确、高效的实时在线检测电子设备对外接口状态,且体积小、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状态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负载状态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负载状态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设备应用广泛,电子设备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设备功能中对于对外接口的检测和保护也越来越重要。电子设备的对外接口用于外接负载,但经常存在错接问题,例如短路等故障,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更严重的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人员伤害。在汽车电子领域,存在国标和企业标准双重要求,需要对设备的对外接口做电性能试验,同时还需要保证设备不能损坏,因而对于对外接口的保护要求更高。现阶段已采取各种措施应用于电子设备对外接口的防错接,例如接插件防呆、保险丝、大功率TVS(TransientVoltageSuppressor,瞬态二极管)、电容隔离、有源钳位等,但是上述防错接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接插件防呆无法对单个接口引脚进行保护;自恢复保险丝和大功率TVS价格高体积大,存在寄生电容影响音频信号等的传输;电容隔离只适用于交流信号,且会对信号造成畸变;有源钳位在设备未通电情况下错接容易损坏电路板。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状态检测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电压检测单元、恒流源、开关控制单元以及负载通断单元;/n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外接口以及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对外接口处的电压,并将检测值输出至所述控制单元;/n所述恒流源与所述对外接口电连接,所述恒流源用于开启后向所述对外接口提供恒定电流;/n所述负载通断单元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和所述对外接口之间,所述负载通断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将所述内部电路与所述对外接口之间连接或断开;/n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恒流源以及所述负载通断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恒流源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状态检测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电压检测单元、恒流源、开关控制单元以及负载通断单元;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外接口以及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对外接口处的电压,并将检测值输出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恒流源与所述对外接口电连接,所述恒流源用于开启后向所述对外接口提供恒定电流;
所述负载通断单元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和所述对外接口之间,所述负载通断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将所述内部电路与所述对外接口之间连接或断开;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恒流源以及所述负载通断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恒流源以及所述负载通断单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对外接口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对外接口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负载通断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对外接口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对外接口的负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源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对外接口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对外接口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通断单元包括第二电源、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
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王吟松
申请(专利权)人:星觅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