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量电路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93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测量电路,包括:微分电路,用于接收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在微分电路中的器件为标准器件的情况下根据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产生标准交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在微分电路中的器件为待测器件的情况下根据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产生待测交流电压信号;交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标准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直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将待测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待测直流电压信号;计算电路,用于根据标准直流电压信号、待测直流电压信号以及与待测器件对应的标准器件的电气参数值计算出待测器件的电气参数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测量电路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测量电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测量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试电路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对电容器的电容值或电阻器的电阻值进行测量的自测量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元器件的测量方法,例如电容器的电容值的测量方法包括谐振法、充放电法、电桥法等。谐振法是将待测电容器接入LC电路或RC电路中,并将待测电容器的应变转化为谐振频率的变化,通过频率变化来计算待测电容器电容值。但是,这种方法不适于自动测量和在线测量,因此不便于生产化使用。充放电法是利用交流信号对待测电容器进行充电,然后将充电完成的待测电容器接入放电电路,通过测量待测电容器的放电时间来计算待测电容器的电容值。但是,这种方法因接入开关容易受寄生电容的干扰,从而导致待测电容器的电容值测量不准确。电桥法是将待测电容器接入交流电桥,通过调整电阻值已知的可变电阻和电容值已知的可调电容(非待测电容)使交流电桥平衡,从而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出待测电容器的电容值。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且非线性输出,其中,非线性输出指的是待测电容与可调电阻或可调电容为非线性关系,从而导致待测电容不易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测量电路包括:/n微分电路,用于接收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在微分电路中的器件为标准器件的情况下根据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产生标准交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在微分电路中的器件为待测器件的情况下根据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产生待测交流电压信号;/n交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标准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直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将待测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待测直流电压信号;/n计算电路,用于根据标准直流电压信号、待测直流电压信号以及与待测器件对应的标准器件的电气参数值计算出待测器件的电气参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测量电路包括:
微分电路,用于接收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在微分电路中的器件为标准器件的情况下根据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产生标准交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在微分电路中的器件为待测器件的情况下根据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产生待测交流电压信号;
交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标准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直流电压信号,且还用于将待测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待测直流电压信号;
计算电路,用于根据标准直流电压信号、待测直流电压信号以及与待测器件对应的标准器件的电气参数值计算出待测器件的电气参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测量电路还包括:信号源,用于产生具有稳定频率的所述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测量电路还包括:缓冲电路,用于对所述信号源向所述微分电路提供的所述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稳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器件包括电容值已知的标准电容器以及电阻值已知的标准电阻器;
所述待测器件为电容值待测的待测电容器,所述电气参数值为电容值;或者所述待测器件为电阻值待测的待测电阻器,所述电气参数值为电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分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器件、第二器件和第八电阻器;
其中,第一器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第一器件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器件的第二端,第二器件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并连接至交直流转换电路,第八电阻器的第一端电性接地,第八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
其中,第一器件为标准电容器,第二器件为标准电阻器,或者第一器件为待测电容器,第二器件为标准电阻器,或者第一器件为标准电容器,第二器件为待测电阻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阻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广张珽李铁孙富钦李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