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阻流式管道自封阀门的使用控制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9月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832076.3,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分段阻流式管道自封阀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为一种分段阻流式管道自封阀门的使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阀门是控制介质输送管道中的一种控制装置,输送管道中输送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或液体,阀门可控制介质在管道内部的流通或截止,目前管道中使用的控制阀门可分为手动和自动控制两种阀门,其都可以控制输送管道内部流通介质的控制,手动阀门主要应用在水流管道的控制,而自动阀门主要应用于气体介质的控制。现有的阀门,主要是通过其两端的法兰固定在两个管道的连接处,实现对管道内介质的控制,但是在日常对阀门内部阀板的维修和更换时,存在如下问题;1、此种结构,在拆卸阀板时,需要将整个阀体拆卸下来,然后才能对阀门上的阀门进行更换,再次安装阀体时,需要将阀体两侧的法兰与两个管口对接,安装方式复杂;2、不能对需要拆卸阀门两侧的管道内的介质分区阻隔,易造成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阻流式管道自封阀门的使用控制方法,所述自封阀门包括阀门主体(1)、法兰盘(2)、阀杆(3)、阀板(8)、第一密封圈(19)和第二密封圈(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1)的两侧均焊接有法兰盘(2),且阀门主体(1)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安装口(9),并且所述第一安装口(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口(10)和第三安装口(11),同时第一安装口(9)、第二安装口(10)和第三安装口(11)分别与第一密封板(4)、第二密封板(5)和第三密封板(6)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4)、第二密封板(5)和第三密封板(6)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且第一密封板(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阻流式管道自封阀门的使用控制方法,所述自封阀门包括阀门主体(1)、法兰盘(2)、阀杆(3)、阀板(8)、第一密封圈(19)和第二密封圈(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1)的两侧均焊接有法兰盘(2),且阀门主体(1)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安装口(9),并且所述第一安装口(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口(10)和第三安装口(11),同时第一安装口(9)、第二安装口(10)和第三安装口(11)分别与第一密封板(4)、第二密封板(5)和第三密封板(6)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4)、第二密封板(5)和第三密封板(6)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且第一密封板(4)与阀杆(3)相连接,并且阀杆(3)的下端设置有阀板(8),所述第二密封板(5)和第三密封板(6)的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槽(22),且安装槽(22)的内部设置有顶部密封块(18),并且顶部密封块(18)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22),同时第二密封板(5)和第三密封板(6)的下方均设置有阻流板(7),所述阻流板(7)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12),且滑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17),所述密封板(17)下部的连接杆(14)位于阻流板(7)下部的滑动口(13)处,且2个阻流板(7)上的连接杆(14)与连动杆(15)螺钉连接,并且密封板(17)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9),同时连动杆(15)的上部螺钉连接有复位弹簧(16);
所述第一密封板(4)、第二密封板(5)和第三密封板(6)均为可拆卸结构,且第一密封板(4)、第二密封板(5)和第三密封板(6)的外壁均与阀门主体(1)的外壁相平齐,并且第二密封板(5)的结构和第三密封板(6)的结构相同;
所述阻流板(7)的个数一共设置有2个,且2个阻流板(7)分别位于阀门主体(1)中间阀板(8)的左右两侧,并且阻流板(7)的边缘处与阀门主体(1)的内壁之间为密封连接,同时2个阻流板(7)的形状结构均为圆盘形结构;
所述滑动槽(12)位于阻流板(7)的中间部位,且滑动槽(12)的长度为密封板(17)长度的两倍,并且滑动槽(12)与阻流板(7)下部的滑动口(13)相连通;
所述滑动口(13)位于阻流板(7)靠近阀板(8)的一侧,且滑动口(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