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746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8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弹性件。第一夹持件包含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位于相对应的两侧。第二夹持件包含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位于相对应的两侧。第一连杆一端枢设于第一侧面,另一端枢设于第三侧面。第二连杆一端枢设于第二侧面,另一端枢设于第四侧面。弹性件一端连接第三侧面,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弹性件提供回复力使第一连杆对应于第二夹持件旋转,进而带动第二连杆及第一夹持件旋转,使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的距离缩短以夹持物件。如此,只要向外拉开夹持装置即可将夹持装置安装套设至所需位置,而在停止施加作用力于夹持装置后,夹持装置则可自行夹持物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装置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可用于快速组装至物件并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当需要将感测器或是其他物件夹持于物件时,通常会使用夹具来夹持,以便于快速组装与拆卸。现有设计中,夹具通常由两夹体经过轴承结合,并藉扭簧或弹片等的复归特性而获得夹持力。而对于需要较大锁附力道的状况下,一般采用螺丝加强锁附,例如将与物品结合处形成两片的夹持片,以将所欲夹持的物件夹于其中,接着再在四个角落以螺丝锁紧,使得两片夹持片能在四个角落的锁固螺丝作用下,稳固夹持物件。然而上述方式中,使用弹片方式锁附的优点为能够快速夹持,但缺点则为夹持力道较小,且夹持力道较不平均。而螺丝方式的锁附则是相反,为了平均分摊夹持力多会以四个螺丝锁附,因此优点为夹持力道较大,可以确实夹紧物件,但缺点就是在锁紧时会较为麻烦,无法快速完成夹持与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而得到能够快速夹持与拆卸,且具有足够夹持力道的夹持装置,本公开内容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弹性件。第一夹持件包含第一侧面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夹持件,包含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位于相对应的两侧;/n一第二夹持件,包含一第三侧面及一第四侧面,该第三侧面与该第四侧面位于相对应的两侧;/n一第一连杆,一端枢设于该第一侧面,另一端枢设于该第三侧面;/n一第二连杆,一端枢设于该第二侧面,另一端枢设于该第四侧面;以及/n一弹性件,一端连接该第三侧面,另一端连接该第一连杆,该弹性件提供一回复力使该第一连杆对应于该第二夹持件旋转,进而带动该第二连杆及该第一夹持件旋转,使该第一夹持件及该第二夹持件的距离缩短以夹持一物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7 TW 108122713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夹持件,包含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位于相对应的两侧;
一第二夹持件,包含一第三侧面及一第四侧面,该第三侧面与该第四侧面位于相对应的两侧;
一第一连杆,一端枢设于该第一侧面,另一端枢设于该第三侧面;
一第二连杆,一端枢设于该第二侧面,另一端枢设于该第四侧面;以及
一弹性件,一端连接该第三侧面,另一端连接该第一连杆,该弹性件提供一回复力使该第一连杆对应于该第二夹持件旋转,进而带动该第二连杆及该第一夹持件旋转,使该第一夹持件及该第二夹持件的距离缩短以夹持一物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螺丝,穿过该第一连杆的该另一端并锁附于该第三侧面;以及
一第二螺丝,穿过该第二连杆的该另一端并锁附于该第四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三连杆,一端枢设于该第一侧面,另一端枢设于该第三侧面;以及
一第四连杆,一端枢设于该第二侧面,另一端枢设于该第四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螺丝,穿过该第三连杆的该另一端并锁附于该第三侧面;以及
一第二螺丝,穿过该第四连杆的该另一端并锁附于该第四侧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俊良徐国容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