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71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所发育微裂缝的类型和特征;2)通过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得到微裂缝孔隙度;3)建立每一类储层中有效孔隙度和静态渗透率的函数关系,得到全井段的静态渗透率;4)基于试井或测试作业得到每口井的动态渗透率;5)以微裂缝孔隙度的大小为分类标准,区分储层类型;6)分别建立静态渗透率与动态渗透率之间的转换关系;7)基于这一转换关系,在无法测得动态渗透率的井中,计算得到动态渗透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提供了一种通用性强、经济性好的有效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渗透率是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静态渗透率主要是根据岩石物理实验的分析数据,或测井资料解释结果得到,主要反映流体在静止状态下时储层的渗流能力。一般情况下,静态渗透率的计算主要是基于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高精度的函数关系,采用孔隙度去建立静态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动态渗透率主要是根据试井、测试等资料计算得到,主要反映流体在流动状态下时岩石的渗流能力。一般情况下,动态渗透率的计算主要是依据达西定律计算得到。在均质储层,静态渗透率与动态渗透率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也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在均质储层,静态渗透率可以准确表征油气藏的产能。而在微裂缝-孔隙型储层,由于储层的强非均质性,静态渗透率与动态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对应关系较差,致使静态渗透率难以准确表征油气藏的产能。仅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对于微裂缝-孔隙型储层的静态渗透率的计算无法得知微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动态渗透率。同时,由于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基于地层某一深度下微裂缝-孔隙型油气藏的岩心样品,对岩心柱子和岩心薄片中所发育的微裂缝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所发育的微裂缝的数据信息;/n2)基于微裂缝-孔隙型油气藏的目的层段的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和步骤1中的微裂缝的数据信息建立不同类型微裂缝及其特征在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上的发育模式;/n3)分析微裂缝在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并通过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得到微裂缝孔隙度;/n4)建立每一类储层中有效孔隙度和静态渗透率的函数关系;/n5)建立基于不同测井曲线数值划分不同微裂缝-孔隙型储层类别的分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地层某一深度下微裂缝-孔隙型油气藏的岩心样品,对岩心柱子和岩心薄片中所发育的微裂缝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所发育的微裂缝的数据信息;
2)基于微裂缝-孔隙型油气藏的目的层段的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和步骤1中的微裂缝的数据信息建立不同类型微裂缝及其特征在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上的发育模式;
3)分析微裂缝在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并通过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得到微裂缝孔隙度;
4)建立每一类储层中有效孔隙度和静态渗透率的函数关系;
5)建立基于不同测井曲线数值划分不同微裂缝-孔隙型储层类别的分类模型;
6)分别建立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孔隙型储层静态渗透率与动态渗透率之间的转换关系;
7)基于步骤6)中的转换关系,采用静态渗透率便可以计算得到动态渗透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微裂缝的相关数据包括:微裂缝的类型、微裂缝的密度、微裂缝的宽度及微裂缝延伸长度;所述微裂缝的类型包括:高角度缝、斜交缝、诱导缝、充填-半充填缝和斜交网状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具体包括利用测井仪器在微裂缝-孔隙型油气藏的目的层段采集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基于所采集的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分析步骤1)中岩心柱子和岩心薄片上所发育微裂缝的类型、密度、宽度和延伸长度在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并建立不同类型微裂缝及其特征在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上的发育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对微裂缝-孔隙型油气藏目的层段所采集的电成像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得到微裂缝-孔隙型油气藏目的层段每一个测量深度点的微裂缝孔隙度;
基于岩心样品的物性分析结果,采用岩心分析的有效孔隙度、静态渗透率计算微裂缝-孔隙型油气藏目的层段不同深度储层的储集空间指标RSI,计算公式为:



式中,Kc为岩心分析的静态渗透率,mD;为岩心分析的有效孔隙度,小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每一类微裂缝-孔隙型储层有效孔隙度与静态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式中,Ks为静态渗透率;为有效孔隙度;g、h为常数。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炎杜向东秦瑞宝魏丹平海涛曹景记刘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