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声通风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7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隔声通风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后端面安装有通风隔声外罩,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后端面下方贯穿开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的前端面上方以及第二隔板的前端面下方均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内部后端与第一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以及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棉,对窗户安装通风隔声外罩时,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不需要对现有窗户进行改造,减少了生产时的成本,以及该结构具有对通风过程中进入的噪音进行降噪并逐渐到消音的效果,室内进行通风时避免噪音进入室内对居住人员造成噪音污染,方便对室内通风的同时进行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声通风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声通风窗
,具体涉及一种隔声通风窗。
技术介绍
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并列为城市三大污染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高等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群居住在车水马龙的交通道路边,交通噪声扰民问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突出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现有的隔声通风窗,结构复杂,并且不便在现有窗户上进行安装,增加了生产时的成本,并且对通风过程中进入的噪音不便进行降噪并逐渐到消音,对室内进行通风时噪音进入室内容易对居住人员造成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声通风窗,具有对现有窗户安装通风隔声外罩时,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不需要对现有窗户进行改造,减少了生产时的成本,以及该结构具有对通风过程中进入的噪音进行降噪并逐渐到消音的效果,室内进行通风时避免噪音进入室内对居住人员造成噪音污染,方便对室内通风的同时进行降噪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隔声窗扇,所述窗框的前端面贯穿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隔声窗扇,所述窗框的后端面安装有通风隔声外罩,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面积大于活动隔声窗扇的面积并位于活动隔声窗扇的后方,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后端面下方贯穿开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内部从后到前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的前端面上方以及第二隔板的前端面下方均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内部后端与第一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以及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棉,三个所述隔音棉之间上下错落分布;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后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螺栓,两个所述固定板与窗框之间均通过四个螺栓可拆卸连接。为了对通风隔声外罩与窗框之间存在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外部声音通过通风隔声外罩与窗框之间存在的缝隙进入到室内,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隔声通风窗优选的,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前端面嵌入设置有密封圈。为了方便通过导流口输送至通风隔声外罩外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隔声通风窗优选的,所述通风隔声外罩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导流口。为了使三个隔音棉具有隔音的同时具有防水隔湿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隔声通风窗优选的,三个所述隔音棉的材质均为镀铝聚酯膜和高分子基材复合制成。为了方便螺栓拧到固定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隔声通风窗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后端面均贯穿开设有两个与螺栓相匹配的安装孔。为了提高导流口向通风隔声外罩外导流雨水的速度,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隔声通风窗优选的,所述导流口呈V型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隔声通风窗,该窗户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室内进行通风时,打开活动隔声窗扇,接着室外空气通过多个进风孔进入到通风隔声外罩内,进入通风隔声外罩内的空气以及噪音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的降噪腔进行传输,传输过程中,通过三个开口逐渐进入到通风口处,输送时进入的空气和噪音依次通过三个隔音棉以及形成的盘旋的降噪腔对噪音进行降噪并逐渐到消音的过程,到达通风口处的空气通过通风口进入到室内,进而对室内进行通风时避免噪音进入室内对居住人员造成噪音污染,方便对室内通风的同时进行降噪;2、该种隔声通风窗,该通风隔声外罩与现有窗户的活动隔声窗扇连接时,将通风隔声外罩的两个固定板与外部窗框对齐,并拧入多个螺栓,进而对窗户安装通风隔声外罩时,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不需要对现有窗户进行改造,减少了生产时的成本,以及该结构具有对通风过程中进入的噪音进行降噪并逐渐到消音的效果,室内进行通风时避免噪音进入室内对居住人员造成噪音污染,方便对室内通风的同时进行降噪。综上所述,该种隔声通风窗,具有对现有窗户安装通风隔声外罩时,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不需要对现有窗户进行改造,减少了生产时的成本,以及该结构具有对通风过程中进入的噪音进行降噪并逐渐到消音的效果,室内进行通风时避免噪音进入室内对居住人员造成噪音污染,方便对室内通风的同时进行降噪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前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隔声外罩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剖视图。图中,1、窗框;101、固定隔声窗扇;102、通风口;103、活动隔声窗扇;2、通风隔声外罩;201、进风孔;202、导流口;203、固定板;204、安装孔;205、螺栓;206、第一隔板;207、第二隔板;208、第三隔板;209、开口;3、隔音棉;4、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窗框1,窗框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隔声窗扇101,窗框1的前端面贯穿开设有通风口102,通风口102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隔声窗扇103,窗框1的后端面安装有通风隔声外罩2,通风隔声外罩2的面积大于活动隔声窗扇103的面积并位于活动隔声窗扇103的后方,通风隔声外罩2的后端面下方贯穿开设有多个进风孔201,通风隔声外罩2的内部从后到前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06、第二隔板207和第三隔板208,第一隔板206和第三隔板208的前端面上方以及第二隔板207的前端面下方均贯穿开设有开口209,通风隔声外罩2的内部后端与第一隔板206之间、第一隔板206与第二隔板207之间以及第二隔板207与第三隔板20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棉3,三个隔音棉3之间上下错落分布;通风隔声外罩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3,两个固定板203的后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螺栓205,两个固定板203与窗框1之间均通过四个螺栓205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该窗户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室内进行通风时,打开活动隔声窗扇103,接着室外空气通过多个进风孔201进入到通风隔声外罩2内,进入通风隔声外罩2内的空气以及噪音通过第一隔板206、第二隔板207和第三隔板208之间形成的降噪腔进行传输,传输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隔声窗扇(101),所述窗框(1)的前端面贯穿开设有通风口(102),所述通风口(102)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隔声窗扇(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后端面安装有通风隔声外罩(2),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面积大于活动隔声窗扇(103)的面积并位于活动隔声窗扇(103)的后方,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后端面下方贯穿开设有多个进风孔(201),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内部从后到前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06)、第二隔板(207)和第三隔板(208),所述第一隔板(206)和第三隔板(208)的前端面上方以及第二隔板(207)的前端面下方均贯穿开设有开口(209),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内部后端与第一隔板(206)之间、所述第一隔板(206)与第二隔板(207)之间以及第二隔板(207)与第三隔板(20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棉(3),三个所述隔音棉(3)之间上下错落分布;/n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3),两个所述固定板(203)的后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螺栓(205),两个所述固定板(203)与窗框(1)之间均通过四个螺栓(205)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隔声窗扇(101),所述窗框(1)的前端面贯穿开设有通风口(102),所述通风口(102)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隔声窗扇(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后端面安装有通风隔声外罩(2),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面积大于活动隔声窗扇(103)的面积并位于活动隔声窗扇(103)的后方,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后端面下方贯穿开设有多个进风孔(201),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内部从后到前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06)、第二隔板(207)和第三隔板(208),所述第一隔板(206)和第三隔板(208)的前端面上方以及第二隔板(207)的前端面下方均贯穿开设有开口(209),所述通风隔声外罩(2)的内部后端与第一隔板(206)之间、所述第一隔板(206)与第二隔板(207)之间以及第二隔板(207)与第三隔板(20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棉(3),三个所述隔音棉(3)之间上下错落分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大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尹大鑫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