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的控制系统、车厢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69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盖的控制系统、车厢及车辆,其中,顶盖的控制系统,控制车厢上的顶盖开闭车厢上的开口,顶盖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第一控制面板,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举升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平移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举升装置上并与顶盖连接,其中,举升装置移动带动平移装置升降,平移装置驱动顶盖平移以使顶盖由第一开启位置平移至第二开启位置,其中,举升装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顶盖处于关闭位置,举升装置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且平移装置处于第三工作位置时,顶盖处于第一开启位置,平移装置处于第四工作位置时,顶盖处于第二开启位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装载口开度小,使装载货物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的控制系统、车厢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盖的控制系统、车厢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各种害怕风吹、日晒以及雨淋的货物主要采用棚车运输,如70级棚车P70;部分采用敞车加装篷布的形式进行防护,如70级敞车C70。棚车采用固定车顶,开侧门通过叉车或人力装运货物。此种棚车容易受到货物重量及尺寸的限制。敞车装载通过侧门或吊装作业进行,最后加装篷布作以防护,此种敞车密封效果不好。还有部分专用车辆采用具有开闭机构的顶盖,一般顶盖的开度较小。对于尺寸较大、载重较大以及需要防护良好的货物,上述车辆均受到限制。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货车用的开闭顶盖,该货车用的开闭顶盖的控制系统中,采用的四连杆机构控制,以使顶盖以摆动的方式开启或者关闭装载口,由于顶盖仅以摆动的方式进行运动,使得控制系统控制顶盖开启或者关闭的运动方向单一,且四连杆机构的摆动范围受限到限制,使得装载口开度小,使装载货物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的控制系统、车厢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装载口开度小,使装载货物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盖的控制系统,控制车厢上的顶盖(12)开闭所述车厢上的开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控制系统包括:/n主控制器(70);/n第一控制面板(81),与所述主控制器(70)电连接;/n举升装置(40),可移动地设置,所述举升装置(40)与所述主控制器(70)连接;/n平移装置(6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举升装置(40)上并与所述顶盖(12)连接,其中,所述举升装置(40)移动带动所述平移装置(60)升降,以使所述顶盖(12)处于封闭所述开口(13)的关闭位置以及打开所述开口(13)的第一开启位置,所述平移装置(6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举升装置(40)的移动方向,所述平移装置(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盖的控制系统,控制车厢上的顶盖(12)开闭所述车厢上的开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控制系统包括:
主控制器(70);
第一控制面板(81),与所述主控制器(70)电连接;
举升装置(40),可移动地设置,所述举升装置(40)与所述主控制器(70)连接;
平移装置(6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举升装置(40)上并与所述顶盖(12)连接,其中,所述举升装置(40)移动带动所述平移装置(60)升降,以使所述顶盖(12)处于封闭所述开口(13)的关闭位置以及打开所述开口(13)的第一开启位置,所述平移装置(6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举升装置(40)的移动方向,所述平移装置(60)驱动所述顶盖(12)平移以使所述顶盖(12)由所述第一开启位置平移至第二开启位置;
所述主控制器(7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面板(81)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举升装置(40)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主控制器(7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面板(81)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平移装置(60)在第三工作位置和第四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举升装置(4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顶盖(12)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举升装置(4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且所述平移装置(60)处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顶盖(12)处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所述平移装置(60)处于所述第四工作位置时,所述顶盖(12)处于所述第二开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40)包括第一举升缸(41)、第二举升缸(42)以及第一同步控制器(43),所述第一同步控制器(43)与所述主控制器(70)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举升缸(41)和所述第二举升缸(42)同步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缸(41)和所述第二举升缸(42)均包括第一缸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上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缸体具有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活塞分隔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检测元件(93),所述第二工作腔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检测元件(94),所述第一限位检测元件(93)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一位置信号,所述第二限位检测元件(94)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二位置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控制器(43)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信号或者所述第二位置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60)包括第一移动缸(61)、第二移动缸(62)以及第二同步控制器(63),所述第二同步控制器(63)与所述主控制器(70)电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缸(61)、所述第二移动缸(62)均与所述第二同步控制器(63)电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缸(61)和所述第二移动缸(62)均包括第二缸体(61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缸体(611)上的第二活塞(612),所述第二缸体(611)与所述顶盖(12)连接,所述第二活塞(612)位于在所述举升装置(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611)具有第三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所述第二活塞(612)分隔所述第三工作腔和所述第四工作腔,所述第三工作腔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检测元件(91),所述第四工作腔上设置有第四限位检测元件(92),所述第三限位检测元件(91)能够检测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三位置信号,所述第四限位检测元件(92)能够检测所述第二活塞的第四位置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控制器(63)接收所述第三位置信号或者所述第四位置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控制器(43)和所述第二同步控制器(63)接收所述第二位置信号或者所述第三位置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81)包括第一面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鹏赵有国于雷刘霄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