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进水塔群抗震能力的墙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库进水塔群抗震结构的新型设计,特别是一种提高进水塔群抗震能力的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高地震区高耸进水塔的抗震稳定,通常会采用在相邻的几座进水塔下部回填混凝土的抗震措施,并通过基础与塔体、塔体与回填混凝土之间设连接锚杆,以此来形成联合进水塔共用基础。由于联合进水塔群回填混凝土以下的共同基础坚实庞大,可确实有效地保障进水塔“大震不倒”。但也因此形成回填混凝土顶面附近的刚度突变,下部大上部小刚度差距过大,造成此处竖向应力过于集中。对新建的进水塔群,可通过加强此处的竖向配筋来解决,但对已建成的进水塔群,尤其是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超过原设计值时,此处的配筋复核往往不满足要求,但这时塔体已建好,再增加配筋只能放在已建成混凝土外侧多贴一层,这样易形成“两层皮”,影响受力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进水塔群抗震能力的墙体结构,其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可以用于已建进水塔群或类似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提高进水塔墙体刚度,形成刚度渐变,改善刚度突变,削减地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进水塔群抗震能力的墙体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进水塔(1、2、3)的联合进水塔群,在进水塔群之间的下部设置着回填混凝土体(9),其特征是:位于混凝土体(9)的顶面上,在第二进水塔(2)下部的两侧面分别设置着左、右八字形墙体(4、5),其中左、右八字形墙体(4、5)的顶端分别通过连接锚杆(6)连接着第二进水塔(2)的塔体,左、右八字形墙体(4、5)的开口端分别通过连接锚杆(6)连接着第一、第三进水塔(1、3)塔体,对称的左、右八字形墙体(4、5),与相连的第一或第三进水塔(1、3)塔体面分别呈30°-60°的夹角,八字形墙体的厚度为2-4m,高度为回填混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进水塔群抗震能力的墙体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进水塔(1、2、3)的联合进水塔群,在进水塔群之间的下部设置着回填混凝土体(9),其特征是:位于混凝土体(9)的顶面上,在第二进水塔(2)下部的两侧面分别设置着左、右八字形墙体(4、5),其中左、右八字形墙体(4、5)的顶端分别通过连接锚杆(6)连接着第二进水塔(2)的塔体,左、右八字形墙体(4、5)的开口端分别通过连接锚杆(6)连接着第一、第三进水塔(1、3)塔体,对称的左、右八字形墙体(4、5),与相连的第一或第三进水塔(1、3)塔体面分别呈30°-60°的夹角,八字形墙体的厚度为2-4m,高度为回填混凝土体(9)的上进水塔高度的1/2-1/3,在其中部设置着贯通墙体的水平进人孔(8),在墙体的混凝土表层内均布设置着钢筋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进水塔群抗震能力的墙体结构,其特征是:对称的左、右八字形墙体(4、5)与相连接的第一、第三进水塔(1、3)塔体面分别呈45°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进水塔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新莉,王洪亮,穆汉平,张利明,关志诚,崔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