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
本申请涉及二次结构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
技术介绍
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此外,房屋的层数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一致。在对构造柱浇筑成型时,需先搭设并固定模板。目前,构造柱模板主要包括构造柱前模板和后模板,在构造柱前模板上端设有一漏斗,用于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通过多个对拉丝杆进行固定。采用这种结构所浇筑的构造柱顶部因漏斗的存在,会形成一个向外凸出的漏斗状混凝土块。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漏斗部位混凝土块突出,需要人工踢打从而将漏斗处浇注的混凝土修复平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将漏斗处浇注的混凝土修复平整,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本申请提供的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设置在相邻两个墙体(1)的附近,包括分别接触墙体(1)两侧面的前模板(2)和后模板(3),前模板(2)上端连接有漏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4)包括与前模板(2)连接的两个侧板(41),两个侧板(41)之间设有导向板(42),导向板(42)靠近前模板(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1)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导向板(42)远离前模板(2)的一端与两个侧板(41)水平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设置在相邻两个墙体(1)的附近,包括分别接触墙体(1)两侧面的前模板(2)和后模板(3),前模板(2)上端连接有漏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4)包括与前模板(2)连接的两个侧板(41),两个侧板(41)之间设有导向板(42),导向板(42)靠近前模板(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1)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导向板(42)远离前模板(2)的一端与两个侧板(41)水平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1)靠近导向板(42)的一面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滑槽(411),导向板(42)靠近前模板(2)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滑槽(411)滑动连接,每个侧板(41)的上表面均固定有朝远离前模板(2)方向设置的导向杆(43),导向杆(43)靠近导向板(42)的一侧面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滑槽(412),导向板(42)远离前模板(2)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第二滑槽(41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2)的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导向板(42)两端的转动辊(421),靠近前模板(2)的转动辊(421)分别与第一滑槽(411)插接,远离前模板(2)的转动辊(421)分别与第二滑槽(412)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3)上连接有通过抵触第二滑槽(412)内的转动辊(421)从而限制导向板(42)运动的限制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家,王泽兴,王金顺,盛先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