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专利>正文

一种PVC扣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675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扣板,包括面板,面板的四边分别固定有边板,所述边板包括上边板、下边板、左边板和右边板;上边板、下边板、左边板和右边板均与面板垂直设置,且边板连接处的中上部成形有缺口,所述面板上滑动连接处于面板对角线上的斜撑杆,斜撑杆左端分别通过左上连接杆和左下连接杆连接上边板和左边板;斜撑杆右端分别通过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连接右边板和下边板;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分别垂直连接上边板、左边板右边板和下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斜撑杆和连接杆形成的双Y形结构,可以有效将其中一个侧边的受力传递到其他三个侧边,从而提高了PVC扣板的整体承受力,使得PVC扣板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扣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扣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扣板,是室内装修常用的一种材料,是根据装饰施工工艺而命名,安装在顶棚、墙面的一种装饰材料。扣板有着无毒、防霉变质,质优价廉等特点。现有的扣板大多制作成矩形,然后在四角开口,将四个变过盈插入龙骨架夹缝中实现固定,如图1所示。但是扣板较薄,因此容易变形,尤其是侧边受压更容易变形,导致其损坏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VC扣板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斜撑杆和连接杆形成的双Y形结构,可以有效将其中一个侧边的受力传递到其他三个侧边,从而提高了PVC扣板的整体承受力,使得PVC扣板不易损坏。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VC扣板,包括面板,面板的四边分别固定有边板,所述边板包括上边板、下边板、左边板和右边板;上边板、下边板、左边板和右边板均与面板垂直设置,且边板连接处的中上部成形有缺口,所述面板上滑动连接处于面板对角线上的斜撑杆,斜撑杆左端分别通过左上连接杆和左下连接杆连接上边板和左边板;斜撑杆右端分别通过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连接右边板和下边板;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分别垂直连接上边板、左边板右边板和下边板。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面板为正方形。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均通过垫板与边板相连。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面板、边板、斜撑杆、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一体制作成形。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撑杆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连接杆端部成形有凹槽,凹槽内成形有滑块,滑块通过连杆连接下连接杆;滑块通过压缩弹簧与凹槽底部相连,凹槽开口处成形有卡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左上连接杆、左下连接杆、右上连接杆和右下连接杆均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斜撑杆固定连接。一种PVC扣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PVC原料按照预设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熔融,得到熔融的PVC材料;步骤二、将熔融的PVC材料倒入模具冷却制得PVC扣板;PVC扣板包括面板,面板的四边分别固定有边板,边板连接处的中上部成形有缺口,所述面板上滑动连接处于面板对角线上的斜撑杆,斜撑杆通过连接杆与边板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通过斜撑杆和连接杆形成的双Y形结构,可以有效将其中一个侧边的受力传递到其他三个侧边,从而提高了PVC扣板的整体承受力,使得PVC扣板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扣板连接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扣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缺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2-4所示的一种PVC扣板,包括面板1,面板1的四边分别固定有边板,所述边板包括上边板21、下边板22、左边板23和右边板24;上边板21、下边板22、左边板23和右边板24均与面板1垂直设置,且边板连接处的中上部成形有缺口3,所述面板1上滑动连接处于面板1对角线上的斜撑杆4,斜撑杆4左端分别通过左上连接杆41和左下连接杆42连接上边板21和左边板23;斜撑杆4右端分别通过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连接右边板24和下边板22;左上连接杆41、左下连接杆42、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分别垂直连接上边板21、左边板23右边板24和下边板22。面板1为正方形。左上连接杆41、左下连接杆42、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均通过垫板5与边板相连。垫板5在边板长度的1/3到2/3的范围内。面板1、边板、斜撑杆4、左上连接杆41、左下连接杆42、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一体制作成形。上述PVC扣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PVC原料按照预设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熔融,得到熔融的PVC材料;步骤二、将熔融的PVC材料倒入模具冷却制得PVC扣板;PVC扣板包括面板1,面板1的四边分别固定有边板,边板连接处的中上部成形有缺口3,所述面板1上滑动连接处于面板1对角线上的斜撑杆4,斜撑杆4通过连接杆与边板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通过斜撑杆和连接杆形成的双Y形结构,可以有效将其中一个侧边的受力传递到其他三个侧边,从而提高了PVC扣板的整体承受力,使得PVC扣板不易损坏。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座如下改进:斜撑杆4包括上连接杆6和下连接杆7,上连接杆6端部成形有凹槽8,凹槽8内成形有滑块9,滑块9通过连杆10连接下连接杆7;滑块9通过压缩弹簧12与凹槽8底部相连,凹槽8开口处成形有卡环11。左上连接杆41、左下连接杆42、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均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通过螺钉与斜撑杆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将各部件通过紧固件连接,且通过压缩弹簧12提供一定的预紧力,有效防止了外界力挤压侧边,引起的变形,进一步提高了其承载力,缺点是制作工艺繁琐,无法一体铸成。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面板(1)的四边分别固定有边板,所述边板包括上边板(21)、下边板(22)、左边板(23)和右边板(24);上边板(21)、下边板(22)、左边板(23)和右边板(24)均与面板(1)垂直设置,且边板连接处的中上部成形有缺口(3),所述面板(1)上滑动连接处于面板(1)对角线上的斜撑杆(4),斜撑杆(4)左端分别通过左上连接杆(41)和左下连接杆(42)连接上边板(21)和左边板(23);斜撑杆(4)右端分别通过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连接右边板(24)和下边板(22);/n左上连接杆(41)、左下连接杆(42)、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分别垂直连接上边板(21)、左边板(23)右边板(24)和下边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面板(1)的四边分别固定有边板,所述边板包括上边板(21)、下边板(22)、左边板(23)和右边板(24);上边板(21)、下边板(22)、左边板(23)和右边板(24)均与面板(1)垂直设置,且边板连接处的中上部成形有缺口(3),所述面板(1)上滑动连接处于面板(1)对角线上的斜撑杆(4),斜撑杆(4)左端分别通过左上连接杆(41)和左下连接杆(42)连接上边板(21)和左边板(23);斜撑杆(4)右端分别通过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连接右边板(24)和下边板(22);
左上连接杆(41)、左下连接杆(42)、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分别垂直连接上边板(21)、左边板(23)右边板(24)和下边板(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为正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连接杆(41)、左下连接杆(42)、右上连接杆(43)和右下连接杆(44)均通过垫板(5)与边板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边板、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曹芬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