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龙骨结构及龙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67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主龙骨结构及龙骨架,包括主龙骨,所述主龙骨包括前后排布并呈直立状的前主龙骨板、后主龙骨板以及所述前主龙骨板底部和后主龙骨板底部之间一体连接有的呈平铺状的底主龙骨板,所述后主龙骨板上插接有用于悬挂副龙骨的后插接悬挂扣,方便跟副龙骨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龙骨结构及龙骨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具体为一种主龙骨结构及龙骨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吊顶设计中,大部分都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其中,都会采用龙骨架以及相应的龙骨,现有的龙骨的相关结构更是多种多样,如申请号为20192001202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定位吊顶主龙骨,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其技术要点是:两个侧板分别对称固设在底板的两侧壁上。在底板或侧板上设有尺寸线或多个定位标记。两个定位标记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优选地,上述两个定位标记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为10mm、40mm、50mm、80mm、100mm、200mm或400mm。优选地,上述尺寸线或定位标记设置在底板的内表面或侧板的外表面。龙骨的定位标记线是在龙骨的生产过程中同时完成,不需再另外增加工序,可提高生产的工效。现有的这些龙骨结构需要用螺钉等不少连接件进行组装,操作不便利,装配速度不够快速,结构的稳定性还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跟副龙骨进行组装的主龙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主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所述主龙骨包括前后排布并呈直立状的前主龙骨板、后主龙骨板以及所述前主龙骨板底部和后主龙骨板底部之间一体连接有的呈平铺状的底主龙骨板,所述后主龙骨板上插接有用于悬挂副龙骨的后插接悬挂扣。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后主龙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后插接悬挂扣向后插接悬挂住并前后贯通的左插接孔和右插接孔,所述后插接悬挂扣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向后插入所述左插接孔和右插接孔的左插入板和右插入板以及所述左插入板前端和右插入板前端之间一体连接有的用于挡在所述后主龙骨板前侧的前挡板。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左插接孔和右插接孔均为上下延伸的条形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左插接孔的底端和右插接孔的底端均与所述底主龙骨板的上表面持平,所述前挡板的底面抵靠在所述底主龙骨板的上表面处。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前主龙骨板的顶部一体连接有前主龙骨卷边。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后主龙骨板的顶部一体连接有后主龙骨卷边。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后主龙骨板上具有两组以上的所述左插接孔和右插接孔并在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主龙骨为由同一块铁皮板形成的龙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后插接悬挂扣为由同一块铁皮板形成的悬挂扣。一种龙骨架,包括前述的一种主龙骨结构,还包括副龙骨和顶龙骨,所述顶龙骨和所述主龙骨上下悬挂住,所述副龙骨插接至后插接悬挂扣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便于实现主龙骨和副龙骨的组装,减少连接件使用;2.装配性和支撑性较好,结构的稳定度得以提升;3.运用在吊顶结构中,更加安全可靠;4.也利于龙骨的周转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主龙骨中放入了后插接悬挂扣且后插接悬挂扣正要向后插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结构后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结构的后插接悬挂扣向后插入到后主龙骨板上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靠后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在图3中结构基础上且后插接悬挂扣插接安装有副龙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结构安装有边龙骨和顶龙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的龙骨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另外第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另外第二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中结构去掉上下调节螺母s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7中结构设置到连接螺杆上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4的龙骨连接件第一种样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另一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4的龙骨连接件第二种样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另一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4的龙骨连接件第三种样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另一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4中的龙骨连接件被安装到一个龙骨架上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2中的龙骨连接件被安装到一个龙骨架上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主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c,所述主龙骨c包括前后排布并呈直立状的前主龙骨板c1、后主龙骨板c2以及所述前主龙骨板c1底部和后主龙骨板c2底部之间一体连接有的呈平铺状的底主龙骨板c3,所以,这种主龙骨c的结构是个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并形成一个U型槽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指的前后方向指的是吊顶中心往外围墙边方向,因为这种结构的龙骨靠每一侧墙边都会设置有一个,然后各个主龙骨c围起来就形成一个框型的包围结构,底主龙骨板c3的底部就是用来石膏板等装饰墙板,然后每个主龙骨的后主龙骨板c2往后还会依次连接副龙骨和边龙骨,边龙骨就会和墙边连接住,这样在前后方向会形成一个龙骨连接的架构,这要是主龙骨常用的连接方式,如果主龙骨在其他种类的龙骨架中使用,那么单独的主龙骨的前后方向也就是从前主龙骨板c1为前后主龙骨板c2为后来作为方位的基准,观察的位置关系应该都是一致的。前述是基础的主龙骨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最重要的设计要点在于:所述后主龙骨板c2上插接有用于悬挂副龙骨的后插接悬挂扣d。后插接悬挂扣d通过插接方式可拆装连接在后主龙骨板c2上,且后插接悬挂扣d最好需要和后主龙骨板c2形成交叉结构,使得后插接悬挂扣d插接安装到后主龙骨板c2上一会更加稳定,后插接悬挂扣d还需要向后伸出后主龙骨板c2而外露部分以用于和副龙骨进行另一次插接安装,也即后插接悬挂扣d可从主龙骨c的U型槽中开始向后插接在后主龙骨板c2上,然后进一步向后可以再插接至副龙骨,从而使得主龙骨c和副龙骨安装连接到一起。具体地,所述后主龙骨板c2上开设有供所述后插接悬挂扣d向后插接悬挂住并前后贯通的左插接孔c21和右插接孔c22,左插接孔c21和右插接孔c22作为一组安装插孔结构使用,以供所述后插接悬挂扣d向后插入后主龙骨板c2并有一部分结构向后伸出后主龙骨板c2,为了配合这种结构,所述后插接悬挂扣d具体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向后插入所述左插接孔c21和右插接孔c22的左插入板d1和右插入板d2以及所述左插入板前端d1和右插入板d2前端之间一体连接有的用于挡在所述后主龙骨板c2前侧的前挡板d3,左插入板d1和右插入板d2以及前挡板d3形成开口朝后的U型插接结构,左插入板d1可以从左插接孔c21向后穿过,右插入板d2可以从右插接孔c22向后穿过,如果没有前挡板d3的设置,左右插入板就会受不到限位,就不能很好地定位在左右插接孔处,所以两者前端之间的前挡板d3,使得左插入板d1和右插入板d2向后插入直到前挡板d3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c),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c)包括前后排布并呈直立状的前主龙骨板(c1)、后主龙骨板(c2)以及所述前主龙骨板(c1)底部和后主龙骨板(c2)底部之间一体连接有的呈平铺状的底主龙骨板(c3),所述后主龙骨板(c2)上插接有用于悬挂副龙骨的后插接悬挂扣(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c),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c)包括前后排布并呈直立状的前主龙骨板(c1)、后主龙骨板(c2)以及所述前主龙骨板(c1)底部和后主龙骨板(c2)底部之间一体连接有的呈平铺状的底主龙骨板(c3),所述后主龙骨板(c2)上插接有用于悬挂副龙骨的后插接悬挂扣(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龙骨板(c2)上开设有供所述后插接悬挂扣(d)向后插接悬挂住并前后贯通的左插接孔(c21)和右插接孔(c22),所述后插接悬挂扣(d)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向后插入所述左插接孔(c21)和右插接孔(c22)的左插入板(d1)和右插入板(d2)以及所述左插入板前端(d1)和右插入板(d2)前端之间一体连接有的用于挡在所述后主龙骨板(c2)前侧的前挡板(d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插接孔(c21)和右插接孔(c22)均为上下延伸的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插接孔(c21)的底端和右插接孔(c2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剑胡兴龙王益斌姚松勤赵壬辉孔令忠占晓东缪缘王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清康品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