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64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增氧机、若干个增氧单元及计算机控制器;若干个增氧单元等距离间隔设置于鱼道内壁;增氧单元包括增氧管道、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及排气管;增氧管道与排气管通过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连接;增氧机的输出端与增氧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排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气泡石;计算机控制器与增氧机和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相连,控制增氧机的氧气输出量和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成品增氧装置诱鱼,又可以满足鱼道小底坡长距离的要求,间接延长增氧装置在水中的增氧范围,达到保护鱼类资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

技术介绍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鱼道作为减缓鱼类受水利工程阻隔影响的生态补偿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及环保行政部门的关注。目前所建设的鱼道,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水流诱鱼方面,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鱼道几何结构,产生鱼类喜好的水流条件,吸引鱼类通过。还有利用鱼类趋光性特征吸引鱼类上溯,通过集鱼灯等装置改善过鱼效果。但实践研究发现,此类鱼道产生的水流条件和光照条件,往往对鱼类吸引作用有限,鱼被诱引后往往向前游行一段时间就停滞不前或返回原处,导致鱼道过鱼能力不甚理想,并且过鱼种类有限,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鱼道设计者需要拓展诱鱼的手段,改进鱼道的设计。鱼类生活在水中,靠溶解氧维持生命循环,中科院水生所水化专家孙兴湘先生曾说:溶解氧是鱼类摄食的限制性因素。邢乐仁在“鱼类趋氧性假说”(垂钓,2001(09):38-39)中说到:哪里有条件(包括有充足的氧气)吃食,鱼儿就游向哪里,这是鱼儿的天性。所以只要溶解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机(1)、若干个增氧单元(2)及计算机控制器(7);所述若干个增氧单元(2)等距离间隔设置于鱼道(8)内壁;所述增氧单元(2)包括增氧管道(3)、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及排气管(4);所述增氧管道(3)与排气管(4)通过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连接;所述增氧机(1)的输出端与增氧管道(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气管(4)的输出端连接气泡石(5);所述计算机控制器(7)与所述增氧机(1)和所述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相连,控制所述增氧机(1)的氧气输出量和所述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机(1)、若干个增氧单元(2)及计算机控制器(7);所述若干个增氧单元(2)等距离间隔设置于鱼道(8)内壁;所述增氧单元(2)包括增氧管道(3)、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及排气管(4);所述增氧管道(3)与排气管(4)通过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连接;所述增氧机(1)的输出端与增氧管道(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气管(4)的输出端连接气泡石(5);所述计算机控制器(7)与所述增氧机(1)和所述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相连,控制所述增氧机(1)的氧气输出量和所述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荧光法溶解氧传感器(6);所述荧光法溶解氧传感器(6)设置于鱼道(8)内侧壁且位于两个相连接的增氧单元(2)之间,用于监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并将测量信号传输到计算机控制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增氧单元(2)为若干个时,若干个增氧单元(2)采用串联、并联或者分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管道(3)外置在鱼道(8)两侧内壁或者内嵌于鱼道(8)两侧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露萍高柱石小涛胡明祺曹小建李佳玲于天崇乔曼曼于航平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