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俊锋专利>正文

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559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西洋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运行控制屏、支撑底架、培养舱、细胞下料机构、液位增补机构、均散机构和补液机构;工作机床板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工作机床板下方与支撑底架进行焊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培养舱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补充营养液,控制培养容器内的液位,使其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高度,并在分离多余细胞补充完培养液后快速将底部团聚的细胞扩散至新添的培养液内,并且可自动添补初始培养细胞,提高营养液的利用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西洋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目前西洋参自然生长缓慢,现有技术中部分区域利用人工培养技术生产,即采用西洋参细胞培养技术来获得更多的西洋参组织,在西洋参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使培养液的液面保持在培养容器内部高度的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之间,在人工培养阶段无法精准控制液位,需要人工借助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使用过程中较为范睢,同时培养液的液面在不断变化,人工无法针对培养液液面进行实时监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1)、运行控制屏(2)和支撑底架(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培养舱(4)、细胞下料机构(5)、液位增补机构(6)、均散机构(7)和补液机构(8);工作机床板(1)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2);工作机床板(1)下方与支撑底架(3)进行焊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培养舱(4)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均散机构(7)相连接;均散机构(7)与培养舱(4)相连接;培养舱(4)上方与细胞下料机构(5)相连接;细胞下料机构(5)下方与均散机构(7)相连接;培养舱(4)与液位增补机构(6)相连接;液位增补机构(6)与均散机构(7)相连接;液位增补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1)、运行控制屏(2)和支撑底架(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培养舱(4)、细胞下料机构(5)、液位增补机构(6)、均散机构(7)和补液机构(8);工作机床板(1)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2);工作机床板(1)下方与支撑底架(3)进行焊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培养舱(4)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均散机构(7)相连接;均散机构(7)与培养舱(4)相连接;培养舱(4)上方与细胞下料机构(5)相连接;细胞下料机构(5)下方与均散机构(7)相连接;培养舱(4)与液位增补机构(6)相连接;液位增补机构(6)与均散机构(7)相连接;液位增补机构(6)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培养舱(4)与补液机构(8)相连接;补液机构(8)下方与液位增补机构(6)相连接;补液机构(8)上方与细胞下料机构(5)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是:细胞下料机构(5)包括有第一传动轮(501)、第一转轴杆(502)、第一锥齿轮(503)、第二锥齿轮(504)、龙门架(505)、第二传动轮(506)、转动圆盘(507)、第一轴承座(508)、联动凸柱(509)、长柄扇齿轮(5010)、齿杆(5011)、控制滑柱(5012)、第一限位滑套(5013)、第二限位滑套(5014)、n形架(5015)、下料喷头(5016)、第一滑柱(5017)、第二滑柱(5018)、第一滑动板(5019)、下料网(5020)、第二滑动板(5021)、第一凸轮(5022)、第一平齿轮(5023)、第二凸轮(5024)、第二平齿轮(5025)和长齿轮(5026);第一传动轮(501)轴心与第一转轴杆(502)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502)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503)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502)外表面与龙门架(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503)与第二锥齿轮(504)进行啮合;第一转轴杆(502)与长齿轮(5026)进行固接;长齿轮(5026)与龙门架(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04)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50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506)轴心与转动圆盘(507)进行固接;转动圆盘(507)下方与第一轴承座(508)相连接;第一轴承座(508)下方与龙门架(505)相连接;转动圆盘(507)与联动凸柱(509)进行插接;联动凸柱(509)外表面与长柄扇齿轮(5010)进行传动连接;长柄扇齿轮(5010)与龙门架(505)进行转动连接;长柄扇齿轮(5010)下方与齿杆(5011)进行啮合;齿杆(5011)下方与控制滑柱(5012)相连接;控制滑柱(5012)外表面依次与第一限位滑套(5013)和第二限位滑套(5014)进行滑动连接;龙门架(505)依次与第一限位滑套(5013)和第二限位滑套(5014)相连接;控制滑柱(5012)下方与n形架(5015)相连接;n形架(5015)与下料喷头(5016)相连接;n形架(5015)一侧与第一滑柱(5017)相连接,并且n形架(5015)另一侧与第二滑柱(5018)相连接;第一滑柱(5017)与第一滑动板(501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5019)与下料网(5020)相连接;下料网(5020)与第二滑动板(5021)相连接;第二滑动板(5021)内侧与第二滑柱(5018)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板(5021)下方与第一凸轮(502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凸轮(5022)与n形架(5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凸轮(5022)与第一平齿轮(5023)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5023)与长齿轮(5026)进行啮合;第一滑动板(5019)下方与第二凸轮(502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凸轮(5024)与n形架(5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凸轮(5024)与第二平齿轮(5025)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5025)与长齿轮(5026)进行啮合;龙门架(505)下方与培养舱(4)相连接;第二锥齿轮(504)下方与培养舱(4)相连接;第一转轴杆(502)与补液机构(8)相连接;第一传动轮(501)下方与均散机构(7)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位动态平衡的西洋参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是:液位增补机构(6)包括有第三平齿轮(601)、第一齿轨板(602)、第二齿轨板(603)、控制浮子(604)、固定滑柱(605)、第三限位滑套(606)、连接长杆(607)、第一连轴滑块(608)、杠杆控制板(609)、支点轴座(6010)、第二连轴滑块(6011)、第一升降控制杆(6012)、滑动转轴杆(6013)、滑动轴承套(6014)、第四平齿轮(6015)、第五平齿轮(6016)、内齿环(6017)、第一轴承套环(6018)、第三传动轮(6019)、第四传动轮(6020)、第二转轴杆(6021)、第三锥齿轮(6022)、第四锥齿轮(6023)、第六平齿轮(6024)、第一轴承架板(6025)、柱齿轮(6026)、第五传动轮(6027)和第四限位滑套(6028);第三平齿轮(601)一侧与第一齿轨板(602)进行啮合,并且第三平齿轮(601)另一侧与第二齿轨板(603)进行啮合;第一齿轨板(602)下方与控制浮子(604)相连接;控制浮子(604)与固定滑柱(605)相连接;固定滑柱(605)外表面与第三限位滑套(606)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齿轨板(603)下方与连接长杆(607)相连接;连接长杆(607)外表面与第四限位滑套(6028)进行滑动连接;连接长杆(607)下方与第一连轴滑块(6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轴滑块(608)下方与杠杆控制板(609)进行滑动连接;杠杆控制板(609)下方与支点轴座(6010)进行转动连接;杠杆控制板(609)上方与第二连轴滑块(6011)进行滑动连接;杠杆控制板(609)上方与第一升降控制杆(6012)相连接;第二连轴滑块(6011)上方与滑动转轴杆(6013)进行转动连接;滑动转轴杆(6013)外表面依次与第四平齿轮(6015)和第五平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杨俊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