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酞菁微粒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521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最适合作为色料的、纳米级、优选地100nm级的复合酞菁微粒及其制造方法。提供复合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工序(1),其中使作为原料的、至少铜酞菁与氧钛酞菁和/或钴酞菁溶解于第1溶剂而制备溶解液;工序(2),其中将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溶解液与对于上述原料成为不良溶剂的第2溶剂混合而使复合酞菁析出;和工序(3),其中使有机溶剂作用于上述工序(2)中得到的复合酞菁。另外,提供复合酞菁微粒,是至少包含铜酞菁与氧钛酞菁和/或钴酞菁的复合酞菁微粒,其特征在于,长径比为1.1‑2.5,粒径为5‑10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酞菁微粒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80068153.2”、申请日为“2015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复合酞菁微粒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酞菁微粒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铜酞菁是已在颜料·半导体·感光体·记录介质·太阳能电池·液晶·催化剂等的广泛的领域中使用的材料,由于具有色相的鲜明性、高的着色力·坚牢性,因此作为青色颜料在所有的用途中使用。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挥或者改善铜酞菁的特性,不断进行制造对于铜酞菁添加了异种金属酞菁的复合酞菁的尝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由钴酞菁和铜酞菁组成的青色的颜料组合物和涂料组合物,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含有α型钴酞菁颜料和ε型铜酞菁颜料的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在这些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铜酞菁粒子是通过粉碎法来制造的。为了特性改善,微粒化是不可缺少的,但对于粉碎法而言,制作100nm以下、特别是50nm以下的微粒是困难的,另外,即使能够作成,制造中也需要很大的能量,强的力作用于微粒的结晶,结果结晶性差,没有获得目标的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n工序(1):使作为原料的至少铜酞菁与氧钛酞菁和/或钴酞菁溶解于第1溶剂而制备溶解液;/n工序(2):将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溶解液与对于上述原料成为不良溶剂的第2溶剂混合而使复合酞菁析出;和/n工序(3):使有机溶剂作用于上述工序(2)中得到的复合酞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15 JP 2014-253490;20150408 JP 2015-0796261.一种复合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工序(1):使作为原料的至少铜酞菁与氧钛酞菁和/或钴酞菁溶解于第1溶剂而制备溶解液;
工序(2):将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溶解液与对于上述原料成为不良溶剂的第2溶剂混合而使复合酞菁析出;和
工序(3):使有机溶剂作用于上述工序(2)中得到的复合酞菁。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有机溶剂为芳香族化合物系溶剂或杂环式化合物系溶剂。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有机溶剂为选自苯乙烯、二甲苯、甲苯、苯、甲酚、枯烯、四氢呋喃、吡啶中的至少1种。


4.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工序(1)中的上述原料的混合重量比(铜酞菁/氧钛酞菁和/或铜酞菁/钴酞菁)为1以上且不到20。


5.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工序(1)中,使氧钛酞菁和钴酞菁同时或依次溶解。


6.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上述工序(2)使用使至少2种被处理流体反应的微反应器来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榎村真一本田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M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