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8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所述厚壁有机玻璃管的厚度≥50mm,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碱式硫酸镁晶须、中间体、长链脂肪酸加入反应釜,在90~100℃搅拌混合20~25min;(2)往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在70~80℃预聚1~2h;随后在85~95℃保温30~45min;(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100℃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热塑性塑料。有机玻璃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珠光、压花有机玻璃四种。有机玻璃俗称亚克力、中宣压克力、亚格力,有机玻璃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等优点。有机玻璃管广泛应用于广告模型、工艺品和仪器仪表等领域。现有的有机玻璃管在生产的过程中,其内部容易出现气泡,且结构强度较低,透光率差,玻璃化温度较低。有机玻璃属于化学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没有危害,通常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一些辅料和添加剂可以对其性能做一定的改进优化,例如:有机玻璃制品的耐高温性、耐腐蚀性及抗冲击韧性等,有机玻璃制品性能的提升将极大地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使用的实用、安全、可靠性。综上所述,本领域缺乏一种能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所述厚壁有机玻璃管的厚度≥50mm,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碱式硫酸镁晶须、中间体、长链脂肪酸加入反应釜,在90~100℃搅拌混合20~25min;(2)往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在70~80℃预聚1~2h;随后在85~95℃保温30~45min;(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100℃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优选地,所述梯度变温聚合的反应条件为50℃反应6h、55℃反应6h、60℃反应6h、70℃反应4h、80℃反应4h、100℃反应2h。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包括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优选地,所述中间体包括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优选地,所述长链脂肪酸包括正庚酸、正辛酸、正壬酸、正癸酸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为120~140份。优选地,所述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用量为3~15份。优选地,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0.2~0.6份。优选地,所述中间体的用量为15~35份。优选地,所述长链脂肪酸的用量为10~1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厚壁有机玻璃管,在保持较大厚径的同时,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均在90%以上;热变形温度在120℃以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弯曲强度、拉舍强度、抗冲击强度等性能指标也都表现出优于市面产品的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能实现产品的连续成型、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且质量稳定。3.本专利技术原材料在国内充足,价格适宜,使其规模化生产没有太高的成本限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各原料的用量见表1。(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碱式硫酸镁晶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正壬酸加入反应釜,在90℃搅拌混合25min;(2)往反应釜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在70℃预聚2h;随后在85℃保温45min;(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反应6h、55℃反应6h、60℃反应6h、70℃反应4h、80℃反应4h、100℃反应2h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实施例2各原料的用量见表1。(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碱式硫酸镁晶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正壬酸加入反应釜,在100℃搅拌混合20min;(2)往反应釜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在80℃预聚1h;随后在95℃保温30min;(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反应6h、55℃反应6h、60℃反应6h、70℃反应4h、80℃反应4h、100℃反应2h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实施例3各原料的用量见表1。(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碱式硫酸镁晶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正壬酸加入反应釜,在95℃搅拌混合25min;(2)往反应釜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在75℃预聚2h;随后在90℃保温45min;(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反应6h、55℃反应6h、60℃反应6h、70℃反应4h、80℃反应4h、100℃反应2h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对比例1各原料的用量见表1。(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碱式硫酸镁晶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正壬酸加入反应釜,在95℃搅拌混合25min;(2)往反应釜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在75℃预聚2h;随后在90℃保温45min;(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反应6h、55℃反应6h、60℃反应6h、70℃反应4h、80℃反应4h、100℃反应2h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对比例2各原料的用量见表1。(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正壬酸加入反应釜,在95℃搅拌混合25min;(2)往反应釜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在75℃预聚2h;随后在90℃保温45min;(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反应6h、55℃反应6h、60℃反应6h、70℃反应4h、80℃反应4h、100℃反应2h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表1物料种类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甲基丙烯酸甲酯120130140140155碱式硫酸镁晶须391520/偶氮二异丁腈0.20.40.60.60.6丙烯酰胺1015202020甲基丙烯酸510151515正壬酸1012151515实施例4性能测试分别对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所得的产品进行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透光率等项目测试。检测依据及测试结果见表2。表2测试结果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有机玻璃管的厚度≥50mm,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碱式硫酸镁晶须、中间体、长链脂肪酸加入反应釜,在90~100℃搅拌混合20~25min;/n(2)往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在70~80℃预聚1~2h;随后在85~95℃保温30~45min;/n(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100℃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壁有机玻璃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有机玻璃管的厚度≥50mm,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碱式硫酸镁晶须、中间体、长链脂肪酸加入反应釜,在90~100℃搅拌混合20~25min;
(2)往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在70~80℃预聚1~2h;随后在85~95℃保温30~45min;
(3)取有机玻璃管模具,将步骤(2)所得浆料缓慢浇注于其内,在50~100℃进行梯度变温聚合,最后以10℃/h的速率降至室温,脱模,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变温聚合的反应条件为50℃反应6h、55℃反应6h、60℃反应6h、70℃反应4h、80℃反应4h、100℃反应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包括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月朱建国张光琴吴正山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蓝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