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84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橡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该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呈双峰分布,高分子量组分的峰位分子量为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橡胶
,具体地,涉及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橡胶是物理机械性能最好的一种橡胶,无论是生胶、混炼胶,还是硫化胶,其强度、伸长率和弹性等性能均较高。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然橡胶具有较高分子量,其重均分子量通常在100万以上。但是较高的分子量将使得橡胶的加工性能较差,而天然橡胶却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橡胶的门尼粘度值是表征橡胶加工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当门尼粘度大于90时,其加工性能通常较差。天然橡胶的门尼粘度一般在60-70左右,完全满足加工要求,这是由于天然橡胶具有独特分子量分布的缘故。一般认为天然橡胶的分子量分布具有双峰分布,其具有一个高分子量的峰,赋予天然橡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同时在低分子量区域具有一个峰或“肩”,这部分起到增塑剂的作用,赋予天然橡胶良好的加工性能。采用合成法制备的高顺式聚异戊二烯,因其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被称为“合成天然橡胶”,是天然橡胶最佳的替代胶种。稀土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高顺式选择性、高分子量等特点,被认为是最适合制备聚异戊二烯的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其特征在于,该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呈双峰分布,高分子量组分的峰位分子量为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其特征在于,该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呈双峰分布,高分子量组分的峰位分子量为1×106-2×106g/mol,低分子量组分的峰位分子量为1×105-1.8×105g/mol,且所述高分子量组分和低分子量组分的含量重量比为2-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异戊二烯,其中,所述高分子量组分和低分子量组分的含量重量比为9-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异戊二烯,其中,所述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中顺1,4-聚合结构的含量98mol%以上。


4.一种双峰分布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在有机溶剂中,且稀土催化剂I的存在下,将作为单体的异戊二烯进行第一聚合反应;
(2)在引入稀土催化剂II下,将第一聚合反应的产物进行第二聚合反应;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和第二聚合反应使得所得的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呈双峰分布,且高分子量组分的峰位分子量1×106-2×106g/mol,低分子量组分的峰位分子量1×105-1.8×105g/mol,所述高分子量组分和低分子量组分的含量重量比为2-25:1;
其中,所述稀土催化剂I为含有组分A1、组分B1、组分C1、组分D1和组分E1的均相溶液;
所述稀土催化剂II为含有组分A2、组分B2、组分C2、组分D2和组分E2的均相溶液;
组分A1和A2各自独立地选自:式(1)所示的膦酸钕类化合物;
组分B1:三烷基铝类化合物;
组分B2:二烷基氢化铝类化合物;
组分C1和组分C2各自独立地选自:卤代化合物,所述卤代化合物选自卤代烷基铝、卤代硅烷和倍半卤代烷基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组分D1和D2各自独立地选自:共轭二烯烃;
组分E1和E2各自独立地选自:式(2)所示的化合物;
式(1)式(2)
其中,Ra1、Ra2、Rb1、Rb2、Rc1、Rc2、Rd1、Rd2和Rd3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C1-C20的烷基或C1-C20的烷氧基;
所述稀土催化剂I中,A1、B1和E1的摩尔比为1:7-10:0.4-0.8;
所述稀土催化剂II中,A2、B2和E2的摩尔比为1:30-50:0.4-0.8。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
所述稀土催化剂I中,A1、C1和D1的摩尔比为1:2-4:10-80;
所述稀土催化剂II中,A2、C2和D2的摩尔比为1:2-4:10-8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中,Ra1、Ra2、Rb1、Rb2、Rc1和Rc2各自独立地为C1-C20的烷基或C1-C20的烷氧基,优选为C4-C12的烷基或C4-C12的烷氧基,更优选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2-甲基戊基、2-乙基戊基、正己基、2-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姜维唐正伟李建成邵明波刘天鹤张利霞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